说病

甲骨文有疾无病,最早的病字仅见于篆体。但疾病本义相同,差别仅在表声的矢于丙,表形的偏旁篆体与甲骨文一致。于是我怀疑甲骨文里可能也有病字,只是还没被发现而已。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这篇《老子•七十一章》足以证明,至少老子时代起,终身学习不辍,根据对客观事实的认知和检验不停地做批评与自我批评,已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我不禁感慨:这不就是鲜活的几千年前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吗?

微信文益短不益长,益简不益繁,故本文用常见多发的免疫性疾病风湿疼痛为文引。

所谓免疫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免疫即不生病;狭义的指免疫力弱者易患或破坏免疫力的疾病,如疫病、艾滋病等。风湿疼痛属于前者。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痹症由风、寒、暑、燥、热、湿六淫入侵所致,尤以风、寒、湿为最;西医认为主要是自身免疫力低下;认识都没错,但为何临床治疗多困难且效果不理想呢?我觉得主要是过于追究外因忽略了内因。不能详细了解患者在生活中出现的错误,就难以做出准确的诊断;诊断且不准确,疗效可想而知。根据我几十年来的所见和经验,若非常年累积和被误诊误治的,风湿疼痛大多并不难治;刚发现的几乎都可以快速减轻或消除症状,方法也比较简单易学,患者自己都可以实施。但若非真正了解患者,找出其日常生活中致病的因素,并使患者认识到且纠正;减轻的会再加重,消除的会再出现,而且会越来越重,越来越难治。于是可以说,治疗和预防风湿疼痛,患者自己才是最好的医生。

对成年人来说,除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与生俱来的遗传性疾病外,所有疾病都是自己制造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病胃病精神病……都是患者自己造成的。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终身学习不辍以及时发现自己生活中的错误并改正,故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而不生病,亦是做人的重要责任之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