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开篇就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用在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上,也一样成立.
这是上周四杨老师在千聊的课程.很惭愧,听了好几次后,做了笔记,现在才整理成文,方便学习.
课程中的美句:
一 有些教育行为无用,却依然在用.对于成年人来说,是有用的,他们的情绪出去了.家长在这里一定要反思,生气,愤怒,于事无补,只有一点有用,你的情绪发泄出去了,也影响到了孩子,没办法时,就生气,愤怒.
二 从无用的行为中找到有用的信息,为孩子们保留了他们做人的尊严和体面.这一招很历害,能直击孩子们的小心脏,打到他们的软肋.
三 孩子有用的需求解除了,重复的,无效的,低效的的行为就终止了,随之土崩瓦解.这里的"解除",我理解是满足,儿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呢?有氧的陪伴和温情.
四 家庭教育注重实践品质的提升,要学以致用.这一招是告诉我们家长,家庭教育实践性很强,多运用.在问题中学习,边解决问题边学习,总结,反思.群里一位朋友说,家庭教育这趟水很深呀,进去以后,更深.
成功家庭教育中常见的规律
※ 他们对于规律性的东西很敬畏,循序渐进.他们不会操之过急,有耐心,有计划.尽管开始他们如乌龟一样慢慢爬行,但只要坚持,笑到最后的是乌龟.
※ 对于孩子将来,一般人用恐惧去面对人生;而成功家庭则是用爱解读行为,善意面对人生.他们心怀恐惧,持爱前行.
※ 他们能"幼吾我幼以及人之幼",抱团取暖,分享希望.用一颗善良的心,温暖同样的生命.言传身教中,影响了孩子.当然,受益的也是孩子.
※ 他们明白,如果家长不学习,孩子连成长的机会都没有.所以他们自己学习,聚力成长.
※ 目中有人,脚 下有路.我们一般家长习惯于盯着孩子的学习,分数,这些成功家长眼里看到的首先是孩子这个人,他们知道,分数是人干出来的,爱的主体是人,而不是事.
※思维方式上,他们是我先改变,我先学习,然后影响孩子,进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