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区胜丰镇中心学校 王海宁
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在院子里把白天老师交给的内容讲给邻家小朋友听,那时就想长大了做个老师。长大后这个愿望成真了,每天站在讲台上,面对更多的孩子。因为孩子是纯洁而善良的,“老师”这份工作恰恰帮我留住了人性中最初的纯洁与善良。奉献又是崇高的,而“老师”这个称呼让我在十七年的几千个日日夜夜里奉献着,也觉得自己“幸福”着,人生因此是那么的美好。作为一名教师,我从幼稚渐渐走向成熟,从最初的只是感性渐渐有了理性,一切在那些日日夜夜里,在那些教学的鸡毛蒜皮中变得清晰、明朗。一份真挚的热情,一份执着的毅力,一份儿时的梦想,让我走到今天。我坚决追求着我的教育理想:带着孩子们学做一个幸福的人。矢志不渝!
记得那一年,那是一个秋天,班里来了一名“特殊生”,当校领导跟我说“闫国英刚刚休学回来,把他安排到你们班。”,我心头一震,这不就是那个患有癫痫病的孩子吗?孩子的妈妈说,孩子病情已经好转,已有半年没有发作了!希望孩子能够早点返回学校,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学习,我望着眼前这位极度憔悴渴盼的面庞,理解做母亲的心情……于是,我把孩子带进了班级!说句心理话,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几乎是在紧张与害怕中度过……就在刚入学不久,突然一天的午休时间,我们班的一名女同学急匆匆地跑进教室,“老师,不好啦!闫……闫国英抽了!”“在哪里?”“校门外”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出校门,只见孩子口吐白沫,身体蜷缩,手脚抽搐……我试着叫他,但从他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他已神志不清!千万不要有事!千万不要有事!我赶忙拨过电话给家长,“闫国英妈妈,孩子病发作了,告诉我,我现在需要做什么?能够帮助孩子减少痛苦!”“王老师,只要让他侧卧别呛着就好,不要让他乱动,我马上赶过来!”挂断电话我又将此情况汇报给领导,领导们也快速赶过来护救,我和几名学生蹲坐在孩子身旁,试图呼唤他,此时校门外已围满了老师和学生,我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家长的到来,心理默默祈祷着……终于把家长等来了,孩子被送往医院。我带着学生回到班级,对刚才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查,那名女同学说当时只有她在场,闫国英买了一份烤冷面,吃完后就……“那他要发作时有没有什么征兆?”“有,老师,她跟我说他感觉要发病,告诉我不要告诉你。”“为什么”我诧异地追问。“他是这样说的:“不要告诉老师,我怕老师害怕!”听到这句话,我哽咽了,天哪,一颗幼小的心灵,他的内心是有多么强大,在他最痛苦的时候,竟想着保护他的老师!我的眼泪止不住地留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我的心思都不在教学上,而是不断上网查找关于“癫痫病”方面的资料,请弟弟咨询他们医院的专家,以求对此病有更多地了解,可在孩子再次发病时给予相应地辅救!并在班级召开了“爱相随”主题班会,我把了解到的关于“癫痫病”发病的诱因,发病时的注意事项,跟孩子们做了介绍,爱的力量果真是神奇的,孩子们竟自发组成了“爱相随救卫队”,从那以后,哪里有闫国英,哪里就有我们班的救卫队,你会不经意间在某个角落里看到几抹身影陪伴着他,你会在买午餐时听到那些熟悉的叮嘱:不可以买垃圾食品!每一次要发病时,你总会看到那急匆匆跑来的身影上气不接下气地向我报告,你总会看到墙角的那四张桌子被孩子们搬来搬去,有扶着他侧躺下的,有握着他的小手的,有轻抚他的后背的,有给他端着垃圾桶的,有轻轻呼唤他的,有……这一年,我们已记不清胆战心惊地经历了多少次的相依相偎,相伴相随!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表达一下心中的感慨,我想说:教育就是用爱呼唤生命。那一年是我和孩子们最幸福的一年!
人人都问“时间都去哪了”,我也千万次地问,即使知道荒唐得很,即使知道没人能回答我那个问题。37岁了,作为女人最好的青春在一批批孩子来了又离开中走了,去了哪里我不知道,想起来只剩一声叹息,甚至做了什么都无法一一想起。然而有一点是清晰的,扪心自问: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做到了无愧于心,坚守了我的人生信念:做事出于心,做人出于情。我想我喜欢单纯的孩子不会变,因为我单纯;我想我喜欢我的讲台不会变,因为我崇尚思想;我想我喜欢这个行业不会变,因为我认为塑人很神圣。“喜欢”很容易,一生都“喜欢”绝对不容易,我想一生忠于一件事,因为那会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