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滴女儿:
我正在去汉口的高铁上,听着樊登老师讲的《第三选择》这本书,思绪万千,书中的内容令我动容,迫不及待的想要分享给你呦~
一直以来,我觉得遇到事情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我打败你,另一种是你打败我。然而,今天这本书给妈妈上了一课,让我知道很多时候,处理事情的最好方法是第三选择:达成共识,找到互利互惠的方法,当我走进了“第三选择大门时,惊奇的发现世界如此美妙,人生可以过得豁达又充实。
宝贝儿,如果现在桌子上只有一个苹果,我们两个人都想要吃,如何做出第三选择,达到互利共赢呢?如果只是简单的一人一半,相当于是双方都损失了半个苹果,因为本来可以独自拥有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协商研究,把这个苹果利益最大化,比如说卖给需要的人,或者拿它换取更有价值的东西,之后再平分;甚至说我们用它来种一棵苹果树,收获更多的苹果等等......你看,原来人的每个选择在未选择之前都有无数种可能性,只要选择一个双方都认为是好的方向,就不会限定在非此即彼的狭隘视野里面,对不对?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呢?书里给了四步方法,第一步看见自己(发现情绪),第二步看见他人 (不要有主观意识),第三步找到他人(换位思考),第四步协同作用(他要什么,我能给什么,我们共同想达到什么),在做以上四步时要正心正念,既不是强求也不是妥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受情绪左右,目标明确的前进~~~不太好理解是不是?
给娃娃分享书中一则非常有趣的小故事应该会让你更好理解,如果你是一个联合国的官员,把你一个人派到越南去,没钱、没人、没团队,要求半年之内改善越南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你会怎么做?写报告告知联合国,然后等着吗?这有可能20年都得不到解决。那怎么办呢?这哥们买了把尺子就直接下乡了。他到农村给小孩量身高,就只给小孩量身高。量完身高以后,个子高代表营养状况好的归一组,然后问他们的爸妈工作?之后把家庭富有的全部剔除掉,剩下穷人家的但是身体好的孩子,到这些家去问日常饮食情况,发现所有这些又穷身体又好的小孩,家里边都有三个共同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他们一天吃四顿饭,少食多餐。第二个特征是他们的父母会跑到鱼塘里去,跑到稻田里抓那些小鱼小虾,拿回来熬汤给孩子喝。第三招是把红薯叶炸成紫色的汁,淋到米饭上给孩子们蒸米饭吃。接下来把村里边的人都叫一块,带大家一块做饭,都用这种方法做,手把手地教他们。按照这个饮食方法村里的小孩蹭蹭蹭地往高长。然后他把这个方法推荐到各个村,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改善了越南儿童的营养健康状况,而且影响了整个越南长达二十年的时间。
宝贝儿,你觉得牛吗?妈妈觉得他太牛了,绝绝子本绝。这叫做寻找亮点,然后复制粘贴,就会成功。其实世间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归类、找不同,然后刻意练习,最后都可以达成目标呢~~~
最后,亲爱滴女儿,什么是第三选择呢?依据妈妈的理解是作出贡献同时享受人生,很多人干什么事就埋怨什么事,看着电视想着报告没写呢,写着报告想着要是能歇会看电视多好,这样的人生激荡纠结,无法让人有幸福感。还记得你6岁时妈妈领你去杭州吗?我们因为错过了上一班地铁,而导致没有赶上火车,被迫改签飞机,多花不少钱不说,还差点影响到妈妈第二天上班,当时的我烦躁无比,心情极差,你确笑眯眯地对我说:“妈妈,你别皱眉头了,你要像我这样开心啊~”,是的啊,娃娃,没有赶上头班地铁,但是第二班地铁有座呢,又好在后一趟火车卖无座让我们可以上车,更幸运的是我们两个人因为改签的飞机只有商务舱,让我们第一次感受了一下,现在想想好LUCKY啊,谢谢你,我亲爱滴小锦鲤。正如现在给你写信,我觉得内心无比幸福,希望我们都可以大胆的尝试,不要被情绪左右,多角度多维度思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永远都保持选择的权利~~~加油鸭!!!
最后的最后,娃娃,你觉得什么是第三选择,期待你的答复,爱你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