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值得推荐的基本方法——SMART原则
清晰的目标可以斩断后路,免得我们用“尽力而为”这样的说法来麻痹自己。
二、目标过于清晰的副作用
完美计划订立后的完美怠工——计划列的棒棒的,看着就开心,可一放下计划,就去做那些丝毫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了。为什么会这样?可能就是你计划太完美了,完美到需要你耗尽所有力量才能做到,完美到你自己都不觉得自己能完成。这时,不确定感、焦虑、担心和恐惧这类负面情绪也陆续驾到,于是你很容易逃避原先的目标。
这时候,学习者的姿态和探索性的心态,反而更有利于你放下心理包袱,轻装前行。
设定过于清晰的目标至少有以下四种副作用:
1、可能让我们视野变窄,忽略视野之外的因素。
2、可能让我们冒更大的风险,不择手段的追求目标的完成,从而导致潜在的危害。
3、可能会损害我们身处其中的组织文化。用通俗的话讲,目标让大家变得更加“势利眼”了。
4、最重要的是,目标有可能会损害我们做事的内在动机,这恐怕是最大的影响。
目标不妨少而精。
三、有时,没有目标也无妨
考虑职业发展时要面向未来,跟机器分工合作,而不是跟机器抢工作,因为你压根抢不过它们。设定目标,然后一一达成,这在本质上仍然属于机器的工作,适合用在那些有“确定解”的问题上,智力含量并不太高。未来,需要运算、达成目标的工作就交给机器。人类的分工则可能越来越侧重于机器的另一端:诉诸直觉、赋予意义。
总结:目标要少而精,抓住重点,解放大脑,减少压力;面对某些问题,或者身处某些阶段,没有明确清晰的目标也不见得是坏事。总之,先接受现实,再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