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21日,美国明尼苏达州亨内平县检察官办公室发布声明称,不会对此前涉嫌性侵的中国商人刘强东提起诉讼。声明称,经过明尼阿波利斯警察局性犯罪部门的彻底调查和4名资深性侵犯检察官的细致审查,此案被认为有严重证据问题,这使得被证明超出合理怀疑的刑事指控极不可能。 由此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在美国卷入的性侵风波也暂时告一段落。虽然法律已经定性,但是对于该事件的反思却不能就此止步。
声明发出后,网上报道众说纷纭,但是看完后却给人一种真相大白,申冤昭雪之感,的确,法律的评判在之前确实不对,还原真相后我们就该把这事当成一件该庆贺的喜事吗?被告人的律师声明称“在房间里发生的一切都是自愿的。该女士整个过程都很主动,没有任何不情愿的表示。”先不论事实真相如何,“自愿”所以你不犯法,可“自愿”你却越了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出轨、家暴等家庭道德问题被不断曝光,尤其是当主人公是明星、政客、企业家等公众人物时舆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特殊的身份使其承担的是一种社会的影响力,相比于普通人,人们的要求会更高,也使得社会的谴责更严重。可是对于刘强东事件,为什么网上会出现大批同情甚至是“叫好”者?甚至是当当联合创始人李国庆也会把该事定性为“非性侵,非婚外情,只是婚外性,对股东和员工谈不上伤害,对老婆伤害低,虽杀风景,但划得来。”这种毫无逻辑和底线的观念,难道不教人反思,法律之外道德何存?
该事件持续长达三个多月之久,以及等待结果过程中对于各种原因的猜测,结果反转,让受众的注意力从问题本身转到其衍生话题。其次,事件牵扯到国界,尤其是最近关系紧张的美国,当异国的法律受到质疑时,受众会倾向于同情“被害者”,主观减轻其本身罪责。可是时间不应成为淡化的罪行的保护罩,公众更不应忽视繁杂背后的实质,理性公平的对待事件。公众人物出轨的新闻并不罕见,而婚内出轨也一次次冲击着道德底线,婚姻的价值似乎越发廉价 。观念上我们认为婚姻的维系靠信任,而信任的基础却是尊重 ,忽视对于彼此的尊重,逾越道德不仅是对对方的伤害更是一种自我的贬低。七年之痒的规律像是嘲笑海誓山盟,却证实婚姻的纽带要靠经营维护。公众人物地位、身价的优势让其接触更多的人际圈,相应也有更多的诱惑,“食色性也”古今皆有,但性不能放纵,而应克制,一旦放之四野,后果可想而知。既然已经为人夫或妇,就应该去履行一个丈夫妻子的责任,呵护婚姻关系,任何原因都不是放纵自己的借口。
该事件中主人公也对于自己的行为有了反思,我们赞成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但并不是一句“对不起”就可以抹掉事实,法律或许不再是束缚,但道德的考量应该铭记,对于自己行为的反思,对于家庭责任的承担,对于婚姻价值的理解,对于一个公众人物自身的榜样践行力量的思考,这些都不该被掩盖。法律维护的是社会秩序,道德驻守的却是人性的价值,社会要维护,人性更要呵护,莫让无罪真“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