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周禹老师三天的沙盘课,紧张刺激的学习之余,同时也受益匪浅,我所在的王者集团难得的获得了连续三天第一名的好成绩。下面我就简单的就上课的收获进行复盘,反思一下,如何将第一天的优势转化为最后的胜利。
从周老师的讲授上,我不但了解了实践的三条方法论,还明确了管理者的16种思维模式。
其中周老师实践的方法论有三条关键,一是动脑先于动手,要一听二问三想四讲五做;二是流程先于分工,最小的管理单元是线,三点定一线。重视关键节点的作用;三是三元思维做决策,要做到两端先三取其一,两端之外探其三,反向追问备其三。
管理者16种思维模式,是成事思维、整合思维、建设思维、简化思维、轻重思维、节点思维、风险思维、授权思维、弹性思维、灰度思维、三元思维、适度思维、竞合思维、边界思维、突破思维、始终思维。今后需要在坚持16种思维模式的基础上,践行三条方法论,将学到的知识固化为行为模式。
从复盘来看,在具体在实践过程中,主要是有四个方面的经验。
信息就是权力
在大家都不了解市场规则的情况下,第一天的两个成功点都和信息有关:一是当机立断买政府的图纸,我们组是第一个买图纸的,然后转手卖掉,花了20万买图纸,卖了22.5万。这样做的好处除了老师课上讲的节省时间、保证准确性和建立政府关系这三点以外,还有一点,就是通过节省设计时间,保证了我们有更充裕的安排生产、试制产品的时间,优化了流程,下午我们组4分钟多就完成了10个产品,虽然浪费了部分产能,但比起其他组,我们对产能、流程的了解程度最高,掌握了后两天的主动权。
二是通过和政府的频繁沟通,最快掌握信息,包括了解以往的产能、如何优化流程等,把前人的经验尽快转化为实际的能力。
坚持正确的战略
一是面对变化快速反应,我们组最早认识到一级市场的威力,启动了从生产为主到投资为主的战略转型。第二天,我们组主导形成的大联盟,压迫另外三组被迫应对,结成了校联盟,形成了优势。
二是结盟要考虑盟友的利益,保证相对公平,互惠互利。相比小联盟在利益上的斤斤计较,大联盟的结盟条件按照智猪博弈的原则进行设计,相对公平甚至让我们组吃亏,为第三天形成6家的大联盟奠定了基础。
三是在友商暧昧的情况下,马上选择第二方案,自己买咨询信息,更换盟友。在盟友出现问题时进行协助,统一了供货标准和投资标的,避免错误。
坚持目标导向
三天来我们组的目标是第一,因此所有的策略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开展的,成立联盟,平分利润是为了利用前两天的优势,保证拿到第一。但后来由于联盟的协议对本队不利,因此也讨论了其他的思路。比如正面的方法,有大联盟里套小联盟,做子公司玩二级市场等。反面的方法,有考虑万一不是第一,直接砸整体的盘子,做毒丸;还包括游说政府,想最后时刻让政府制止联盟。无论如何变化,都是为了第一的目标。
其实,第三天6家的联盟之所以能成,也是前期预判和后期应变相结合的结果。前期通过分析,预判德胜、泰山没有太多企图心,绑定这两家,然后拉那是家大(因为第二天被广厦被坑了),起码保证4打3赢面大。后来随机应变,发现广厦换了总经理后,改变策略,马上趁机拉进来。
实现三个管控
三个管控分别是对内部的、盟友的、对手的管控,其实也是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及时的调整。一是不断加强内部管控。第一天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安排了人进行质检,但落实不到位,出现了3个废品。内部信息传递出了问题,因为战术一直在改变,内部各部门相应的配合不到位。
二是同步开展联盟管控。通过对联盟成立后各项策略进行主导,包括产品设计、投资策略、利益分配,保证了在联盟的优势;对同盟的设计、生产、质量、物流等方面进行管理和帮助,避免他们拖后腿,后续成立了各方面的小组进行单独沟通。
三是对竞争对手进行管控。通过操控信息传播、散布假信息,干扰对手的决策,化解对方联盟;通过不断变化真合作、假合作的节奏,逼迫对手在不利的时间点进行决策,降低决策的准确性。
总之,三天的比赛,就是把优势转化为胜势的过程,就是发挥优势、弥补劣势过程,也是一个思想解放、不断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态度的考量,是对思路的测试,也是对能力的检验。把优势转化为胜势,要有大视野、高定位,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思维模式,如此,才可能有大成绩、实现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