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闺蜜给我转发了一条今日头条上的新闻。武汉一中学生因为课间带电话手表听歌,被老师没收了,责骂几句想不开,晚上回到家里跳搂自杀了。
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到这样的新闻了,发生这种事情,千千万万的家长,心口都被猛扎了一下。这个社会到底是怎么了?孩子接二连三地走极端,做傻事。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儿子也快读初中了。我知道当孩子的青春期到来之后,麻烦只会多而不会少。
都是当家长的,换位思考一下,我们除了惋惜和心痛之外。如果自己的孩子以后面临着在学校里被骂的场景,他们回家之后会敞开心扉吗?他们能快速地从丢丑的困境中走出来吗?还是认死理跟自己瞎较劲呢?
01
上一起悲剧事件
上一个跳楼的男孩子也是来自武汉的一名初中生。那个男孩子的父亲鬼迷心窍,做生意赚了点钱之后,就出轨找小三。家里的钱都在小三的花言巧语之下,提前被一卷而空。
男孩的父母离婚之后,母亲除了争取到了孩子的抚养权,什么都没有。
为母则刚,迫不得已,这个母亲为了养活自己的孩子,一个人打三份工,早中晚忙得团团转。唯一支撑这个母亲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学习,出人头地。
然而,当母亲为了那几两碎银奔波时,她接到班主任的电话,说孩子在学校里打扑克牌。
这么披星戴月地操劳都是为了谁呀?这个母亲一时急火攻心,火急火燎地赶到了学校。后面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男孩子在教室门口,当着所有同学的面,被妈妈打了几巴掌,随即想不开,走上了不归路。
事后,网上如洪水滔天般地指责这个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对,她应该负全责。
然而,这真的只是打几个巴掌的事吗?诚然,在一个青春期的孩子眼里,当众出丑比考了倒数还丢人。这个时期的孩子,把自尊心看得比命都重要。
唯独被键盘侠忽视的是,是谁造成了这一悲剧呢?一个女人离婚之后,本来就会遭受别人的白眼和非议,她已经承受了太多的压力。一时控制不住情绪打了孩子,可能平时也会忍不住将生活的压力,化为逼孩子学习的动力。
这么拼命的背后,是一个母亲的屈辱与不甘心,是那个变心的男人把他们逼到这一步的。
一年之后,这个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妈妈,也选择了同样的一条不归路。
而这时候,孩子父亲才出场,找学校要赔偿。所谓的公道在哪里呢?真正该被讨伐的人,却理所当然地吃着人血馒头。
唉,孩子每次出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唯独没有人去剥开洋葱,看看里面是不是连心都烂透了。
这件事才过去了几年呀?类似的悲剧,换了一个又一个地点,一次又一次重演。以后还会发生吗?真不敢想!我深深地祈祷着,希望这是最后一例。
一件简单的小事情,一个鲜活的生命就此凋落。事后,孩子班主任惊吓过度住院治疗;路过的同学亲眼目睹了悲剧,因为没来得及拉住同学,陷入抑郁之中;而孩子的母亲受不了网络上的攻击,以命相抵。
而昨天新闻中的这场悲剧里,虽然事发在小区里,不在学校里。可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就此消失,这给他的同学和老师,会带来多大的震惊和冲击呀!还有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父母普遍都过了最佳生育期。想再生一个孩子是何其难?他们后半辈子的痛苦,那是如何都数不过来的。
02
谁的责任呢?
在推送的新闻里,家长把责任推给学校,因为老师的管教方式不当,才导致孩子想不开。
同为家长,我能想象孩子父母此刻的心碎,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能把责任全部都算到学校头上。虽然这么说很扎心,学校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孩子狠心放弃生命的那一刻,一定是对这个世界绝望透顶,生无可恋了。如果他的朋友和家人们此前能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他何故于此呢?那么高的地方,爬上去不害怕吗?可是孩子连死都不怕了,可见他内心也是崩溃到了极限。但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都被掩盖住了。
如果把责任都推给老师,那么只要是从事教师这个行业的所有老师,尤其是班主任,都会噤若寒蝉。短期的收益是,家长把责任都撇出去了。长期来看,倒霉的是全中国的家长:老师瑟瑟发抖,不敢管了呀!
早在十几年前,老师责骂孩子都不算个事。我上高中的时候,班上有的男同学进教室晚了几分钟,班主任都会当着全班的面,快步走过一脚踹过去。但凡有“刺头”不肯低头还敢顶嘴的,这一周都别上学了,写检讨请家长那是必须的。我们都习惯了这样的管教,老师拥有无上的权力。
而现在的老师真真切切地害怕了,就怕孩子在学校里出啥子事。哪怕孩子只是口腔溃疡,眼睛发炎了,肚子痛了等等,都会马上通知家长接回家。
这也难怪,一个班几十个娃,当老师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尽量撇清关系的角色中,孩子们的学习上,又能分出去多少精力呢?
当然,绝不是一棍子打死。有相对负责任的老师,学习抓得严一些。也有一些老师怕节外生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孩子在那胡闹的时候,只要没影响到别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期到了,说轻了那是捞痒痒,说重了又怕踩地雷了。
想想看,我们当家长的有时候被熊孩子气急了,还会摸一把棍子,直接上手交流。反正又不像灯塔国那样,打孩子犯法。而且,一个家庭里普遍都是一个娃,难搞的就这一个。
而老师要面对的是一大群,而且被没收了惩罚的权利,谁还没有个被气炸的时刻呢?
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有几次,我儿子说他们班主任被谁谁谁气得跳脚。隔天我看见他们老师脸上直爆痘,我猜那是憋气受的内伤。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老师们也会在心里掂量,总不至于为了几千块工资,出了差错把自己给折进去吧?
能不管的就装瞎呗。这样孩子的教育权,又一点一点传导回给家长 。那么家长就得接过老师递回的接力棒了。
所以现在的家长恨不得长成千手观音,白天抓工作,晚上回来抓娃的学习。就像一根蜡烛两头烧。而且现在教育内卷没有尽头,除非家长真的愿意躺平松手了。从此家里大气压回归到正常水平,鸡飞狗跳,销声匿迹。
同为家长,我家的上蹿下跳,一点都不比别人家少,尤其是娃低年级的时候。他照着抄都能抄错,我气得吼两嗓子,窗外的麻雀吓得飞跑一片。
有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跟儿子的关系非常微妙,往往我还没开口说话,他的厌烦已经铺满了整张脸。
后来,我慢慢放手了,索性不管了。只要不是和同学动手打架,顶撞老师等太离谱的事情,就权当看不见。我不管他,他反而学会了如何安排自己。放学回来写完作业,吃饭的时候还会叽叽喳喳,八卦一下同学之间的小秘密。
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松弛一点,大家相处起来更容易点。如果整天绷得跟一根弹簧一样,迟早会崩断的,不是这档事就是那档事。
虽然说,谁也不想自己的孩子被分流。可是就算读了top大学出来,找不到工作的不也一大把吗?
学历是敲门砖,可是老板雇人的时候,看的却不单是分数线。谁能帮公司盈利,谁就是最佳人选,谁还会去刨根究底呢?
那时候比拼的,从来都不是比谁会把出师表背得一字不差,也不是比拼谁能多解几道数学题,更不在乎谁的单词量能破八千。
老板更在意的是,找来的人能不能马上上手,帮公司解决实际问题。你看人家资本家特斯拉的老板招人也不看学历,也不管你过去都干了啥,只关心你能不能写出漂亮的代码,能不能搞定眼下的困难。
说不定,未来更多的老板也会切换成类似的筛子,去筛选人才呢?
所以,孩子就算做不了六边形战士,也不强求(求也求不来)。能不能让他有一项拿得出手的强项,技压群雄呢?将这个长板做到别人望其项背的地步,你还害怕孩子将来会啃老吗?
03
生命的教育
覆水难收,再去谴责谁都没有意义。因为所有相关的人都会非常地痛心。尤其是孩子父母,别人是短痛,他们是绵绵不断的长痛。但是,孩子本身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是什么样的教育让他觉得人生一片灰暗呢?
让我们回到生命的起点。每个新生命的到来,就像一颗嫩芽破土而出,新生命的到来充满了喜悦与期待。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有意思的事情,等着这个新生命去探索。
只是这一路难免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但是风雨过后就是绽放的彩虹。
无论一路的风景如何,人生只有一次,生命非常非常的宝贵。如果只是一时的挫折,就轻易地中断旅途,这未免太可惜了。
游戏输了可以重新来一把,错过的列车可以重新改签,模糊的照片可以删除重拍,失败的计划可以撕碎重来。唯独生命没法重来一次。最宝贵的就是人的生命,它比这世间任何的奇珍异宝都要价值连城一百倍。
所以,我们的家庭和学校是不是要给孩子补上这堂课呢?
我们得让他们知道,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是多么不容易!如果我们不小心弄坏了他精心搭建的乐高,他会哭得撕心裂肺。可是马路上那个乱跑的孩子救不回了,他的父母会比摧毁乐高城堡的感觉心痛一万倍。
而且乐高碎了可以重拼,沙堡塌了能够再筑,电子游戏结束还能重启新局;但是化成了星星的那个小朋友,再也回不来了。
我们是否能找个合适的机会,漫不经心地点一下孩子呢?
其次,试着和孩子一起饲养小动物,可以是小乌龟,小鱼,小猫小狗。让他们帮着一起照顾小动物,哪怕是简单地投喂一下食物。让他们感受一下照顾小动物是多么的美好。
万一哪天小动物离开了(说起来真难过,我家的小狗刚好走了),孩子会心痛。小动物的爸爸妈妈更会心痛。所以时时刻刻都要珍惜生命,我们不能让爱自己的人难过。
最后,过去这两三年,我也不知道怎么跟儿子开口,去深谈这类的极端事件。但是,我给他找了一些有关死亡的书籍,比如,《许愿地球仪》《天蓝色的彼岸》《监狱长的女儿》《动物园的生死告白》《穿条纹衣服的男孩》等等。我想让孩子读一读,感受一下别人那些生离死别的故事。我相信从书籍中,他能收获一些无声的教育。
04
写在最后
一朵鲜花过早地凋零,不只是一个家庭的噩梦。这些决绝的生命也在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当他们挥泪斩断世间的所有联系之时,在他们的内心里,一定有一些地方早就有裂缝了。
当它还是一个小口子的时候,温言宽慰几句就能修补好。当它已经变成一道大口子的时候,如果旁边人还是坐视不管,或者根本就听不到求救声,视而不见。这道裂口距离溃烂决堤的那一刻,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也许不早不晚,刚好某件小事又把裂口给拉大了,那时候怎么弥补都来不及了。
以上。
猜你喜欢:
01 “捧在手心里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隔代亲,为什么如此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