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从古到今,社会贫富差距下的人间百态,总是令人唏嘘,亲朋好友也好,在利益面前考验着人情的真真假假。假如有一个人,吃不开饭了,现在问你借钱过年,各位看官如何应对呢?
01
《阅微草堂笔记》里记录了一则故事。说是有个举人很会聚财,但极其吝啬。他妹妹家穷,年关近了却揭不开锅。妹妹冒着风雪走了几十里,求借三五两银子,说好明春用丈夫做师的收入偿还。但举人一直说自己手头紧,不肯借。他母亲也哭着为妹妹求情,举人依然拒绝了。母亲取下自己的发簪耳环给了女儿,举人装作没看到。这天夜里,有贼挖墙洞入室,偷走了举人所有钱财。他害怕别人议论,不敢报官。过了半年,这个贼在别的县作案被捉,供出曾偷过举人家的事儿,财物还剩十分之七。官府发公文查询,举人又怕别人说不敢认领。他老婆爱财,实在忍不住,暗地里派儿子去认领。举人内心羞愧,闭门谢客半年了。
纪昀在文后这样点评:“夫母子天性,兄妹至情,以吝之故,漠如陌路。”说这个故事让人愤恨,小偷一下子得手,令人痛快;丢了钱不敢声张,钱追回来不敢去领,更令人痛快。缺德事终究瞒不住,颠倒捉弄,感觉是被安排好一样。故事中秀才最后羞愧得不见客,纪昀认为此人还没到不可救药的地步,这一点羞愧之心扩展开来,也是可以做到孝友的。
02
说到借钱,我也是经历过的,所以晓得借钱的难。前些年,我做手术治病,承了不少人的人情,除却亲人的帮助,还有同事朋友的慷慨解囊,“雪中送炭”的恩情值得一生去铭记偿还。我不轻易向人张口,但张口那一刻的确是忐忑不安的,像故事中的举人的妹妹一样,我们也曾遇过年关难过的景象,孩子的衣服没换,过年的用度也是拮据得很,记得连着几年,我老爹提了一条羊腿和老娘做好的粉条和油炸糕,坐公交送过来给我们过年,姐姐们也把做好的丸子、红烧肉各样的熟食带过来。我比举人的妹妹幸运,我娘家七个兄妹,都是互相帮衬的。
人都有遇到难事的时候,有过类似借钱经历的人更能体验到张口的不易。有的人为了糊口而奋斗,有的人可能一夜豪赌输的钱就够我们几辈子用的。故事中举人母亲把自己的首饰都交给女儿渡过难关,也说明了“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道理。
03
纪昀把这则故事归于《如是我闻》中,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人情味。他所处的时代中,“仁者爱人”不是任意感情的流露,封建专制和宗法制压制“爱人”的实践空间。他试图通过众多形象生动的故事告诉人们:只有充分体现人性关怀与人情意味,才能获得普遍的认同、信仰和遵循。“仁者爱人”这个道理到了如今也不过时,救人一难,也是为自己积福,何况还是骨肉至亲呢?资本是冰冷的,人心却不能没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