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摄于渭河
人间何曾有过收集月光的博物馆?人何曾有过阅读风的图书馆?
我们太在乎所谓人脑的智慧。是为了维护什么, 亦或遵从什么?那车上马上都读的是什么?那在枕边马桶边又读的是什么?那填充给大脑的又是什么?
世界本无知, 人何得独享。
诗人艾米丽·狄金森说, 有了莎士比亚的书, 还要那么多书干什么?
朝闻道, 夕死可焉。
庸智之书, 不读也罢。庸识之集, 不翻也罢。
看天地合一, 看日月同天, 已为善哉之大智慧。
智慧不可读。
大智慧及佛家之妙智慧更不可读。
人间之修成不唯识, 不唯读。
仙山已去, 仙人忘归。
如果书是人类智慧的传承, 那时间的传承呢?天地的传承呢?造物主精神的传承呢?
所读者不过纸质的符号, 何时又听到过那心与心传递时心的跳动?何人又去真切感知过心跳的信息, 以及那手之温暖中的四季?
翻书之时, 便坠认知的雾乡。
又有谁去抬头, 看见那红掌流过的清波?
2020.9.14於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