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最近在重温家庭教育经典书籍《正面管教》,给自己过去的教与学做个复盘,更新迭代的知识。书本理论知识偏重,但是还是很值得阅读,尤其适合家长们。
书里提到一个例子让我感慨蛮多的: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课,总是玩、开小差,几乎天天被老师投诉。家长接到投诉后恼羞成怒。
其实这种状况对于孩子来说非常正常,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类似的情况还有:孩子学习没有主动性,总是要催着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很应付式,和孩子讲道理总说知道要怎么做,但是实际自己却办不到;学习态度不积极,不爱看书、不爱学习;上课也老走神,听不进去,下课了也不知道上课讲了什么,回来不会写作业……
很多家长可能会因此而焦虑: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不会这样,而我家的孩子却这熊样?孩子是不是太不听话了,我辛苦在外工作而他舒服在发呆?
如果家长这样想,或者下一步行动可能是责怪孩子,数落孩子。那么家长与孩子间心理距离越来越大,亲子关系就越来越疏远了,可是这个结果是家长想要的么?
我想答案肯定不是的,作为家长,出发点肯定是为了孩子,那中间发生了什么问题?
孩子出现的这些问题其实也并不是孩子想的,家长有时候可能太着急了,也没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就责备孩子,孩子可能会觉得很委屈,问题没得到解决甚至会愈来愈严重。
以前每次播放《超能陆战队》的时候,孩子们都看得特别认真,然后跑过来告诉我他们都很喜欢大白,同样的朋友圈也刮起过大白风,大家都特别喜欢大白,为什么?
大白每次凶险都用自己柔软的身躯包裹着男主人公小宏,给人一种安全感。这不仅仅是一种被保护、有依靠,觉得安全感就该是一种强大和坚硬,更是大白情感上的安全感,不做评价、批评,马上来一个紧紧的拥抱,来一段静静地陪伴,甚至是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诉说。
孩子们也希望他们在“做错事”的时候,大人们能像大白一样包容而不是责备、批评。当然也不能一味包容,甚至纵容!
正面管教倡导我们要成为“和善而鉴定”的父母。
尊重孩子出现的问题,理解孩子,接纳孩子,让孩子知道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只是我们需要培养学习习惯,慢慢变得爱学习。
可是,家长在要求孩子爱学习的同时,是否反问过自己:你是个爱学习的人?你经常在家看书吗?你有经常带孩子一起去图书馆看看书?有在家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吗?你觉得阅读是件很有趣的事吗?有没有做好榜样呢?……
如果家长自己不喜欢学习怎么办?
没关系,只要你重视孩子的学习,你可以假装在学习,陪伴孩子一起学习,并且要表示出有浓厚的兴趣,还要带上足够的耐心。慢慢地,孩子也会爱上学习,学习也会慢慢主动起来,一切都会好起来。当孩子有了好的表现,一定要记得多给孩子鼓励,切忌表扬和奖励。
表扬和鼓励的区别,带给孩子感受是很不一样的。而我们要做的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鼓励孩子,例如妈妈看到你非常认真写字;妈妈相信你在吃饭前一定能写完作业;妈妈听老师讲最近你上课主动举了4次手;妈妈觉得你最近的阅读速度快了很多,那XX本书都被你读完了……切忌说“你真棒,你真厉害,太好了,你很聪明……”
我想,孩子在很大程度上能随着父母的“和善而坚定”而形成更好的习惯、爱上学习,甚至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等变化。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TA长大,陪着TA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TA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TA是一棵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