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习作】背书的心理活动

背书的心理活动

文/何彦彪

晚自习的时候,老师正在上面讲课,我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看见有人给我发了一个消息,我点开看了看。老师大约注意我三分钟,确定我是在玩手机,直接从讲台上飞快的跑了过来,把我和另外一位同学的手机没收了。

下课我去找老师要手机,老师说要我背一篇文言文,才还我手机。我听到这个消息,当时心情非常的难受。因为之前有一次类似的事情。

那一次,真的是让我哭笑不得。那次老师让我们背诵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我们三个人非常的害怕,我们怕学习,更何况那篇文章字数多,那么多内容。后来老师让我们闭着眼,用手捂着胸口说:“我能行!”“我一定能够背会的!”老师刚走出教室,我们三个人像见了鬼一样的害怕,心里想着,这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当时我心里想着:“为了把手机要过来,不可能也得可能。”于是,我看了看那篇文章,有那么多的字,看着就很难。开始我就一直读,我读了很多很多遍,还是不会背,我想过放弃,但是手机是要不过来的。想过交5元的班费,但是老师不同意,老师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肯定背完才把手机给我们。我们一直在那读,读着读着,感觉会背了一点,直到完全会背。我们感觉太不可思议了,我们三个高兴的去给老师背诵。老师也表现出不可思议的眼神和语气夸我们,直到把整篇课文背完。那次经历,我们感觉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经过上一次的折磨,这次真的不想背,老师说,“没有不可能的事情。”然后背这篇文言文感觉很轻松,非常的轻松,把课文背完了,手机要过来了,心里非常的轻松、高兴。

点评:本文把背书心理活动描绘的具体、生动、逼真、形象、感人,这是一篇刻画心理描写的好文章。本文书写干净,注意以后多分段落,最好不要一段到底。

欣赏你的真诚,你的诚信,你的坚持!期待下次你真诚的文字分享,本次作文得48分。

后记:

这位学生平时上课,课桌上是没有书本的,假期外出打工挣钱,社会成年人的味道很浓,比如吸烟,谈女朋友,打架等。家长不得不给孩子买崭新的好手机,家长当然知道并默许孩子拿手机上学。这个孩子上课要么跟别人打闹,要么玩手机,要么睡觉,面对这样的孩子,只要给他一份信任,他都能够挑战“不可能”成功,这使我更加坚信:孩子们的潜能是无穷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