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近四十的人,还在看这些如鸡汤般的励志书,是不是很让人鄙视?
当然这本书真的不是鸡汤——因为它会给你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那些让你心头一暖之后别无收获的才是。人说四十不惑,眼看就到点了,还有这么多迷惑,只好多读书,多思考,用以对抗我的死亡焦虑。即便四十才开始,那也毕竟是开始,我比摩西奶奶年轻多了。
永远不要被企图绑架你和他一起,以便心安理得于平庸的人淹没,因为他们有的是口水。
本书一共7章,分别从人生的七个侧面展开论述。分别是: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今日阅读1-2章,共74页。
第一章《时间之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1.态度
像孩子一样郑重。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地投入。
2.视角
多采纳积极过去视角、享乐主义视角和未来视角,三个视角随需而变。
工作以未来视角为主是合适的。即习惯向前看、为未来谋划。
下班以享乐主义视角为主。专心享受工作之余的闲暇。
与家人在一起时采用积极过去视角。多想想曾经与家人一起走过的时光。
3.规划
想想五年后你会干些什么,过什么样的生活?·用五年规划解决远期未来与近期未来的冲突。
两个策略:
a: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加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b:降低近期未来中的“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4.利用
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多做长半衰期的事情。
衡量标准
收益:这件事在当下给我带来的收益大小包括:心智、情感、身体、物质等。
半衰期:收益随时间衰减的速度。半衰期长的事件,影响会持续较久。
a.收益值的高低无关紧要,只要收益可以被累加,就尽管去做。
b.不要只盯着那些高大上的事情。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只要对你有长期的益处,仍旧可以去做。
长半衰期事件指南:
积累可信的知识、训练实践技能、构建新的思维模式、提升审美品味、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保持和促进健康、建立和维护相互信任的关系、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探索、提出独创性的构思或发明、获得高峰体验……。
多读经典、多读经典、多读经典……
5.节奏
时间管理让我们越来越快
工作要快,生活要慢
最关键是要想清楚什么事情求快,什么事情应求慢。
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事业与生活的秘诀,无外乎就是处理好时间的“快”与“慢”、“深”与“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