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花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参加了线上教练成长营,虽然这是第二次共修学习,可是作为助教连续停课两次,还是有些难为情。
所以知道今天晚上有课,我今天特意空出时间,再次认真的学习了“同在感”。感受最深的是好东西好内容,真的值得一学再学。为何这样说呢?其实第一次共修时,关于同在感这一节,大家就学习过,讨论过,我记得当时还分享的很热烈,可是与我而言,我一直感觉没有掌握。
因为学完以后有个很大的问题是,我如果做教练时,同在感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场域?我无法用语言来描绘,甚至它与理解、同理、共情的本质区别也不是特别清晰,甚至觉得既然能够做到同在,那么应该会有理解和同理、共情的部分,应该是交叉存在的。
而直到今天,当我再次学习时,我才理解到了“同在感”的内涵。
今天隆隆爸分享时提到一个词叫“站位”,我觉得非常契合,姑且借用一下哈。我画的九宫格里,中间一列是教练,另外两列写的是对立的内容,一列写的是教练能做的,一列是提醒教练切记的。
用站位和姿势来想象一下,可能更容易理解些。那么我用两个人1和2分别来描述一下:
所谓理解:理解
当两个人面对面站立,互相对视对方,站在彼此对立面上,你说你的想法,我说我的想法,理解只能停留在各自所说内容的字面意思上面。
所谓同理:理解+换位思考
这时的两人是可以互相交换彼此的位置,但仍然是对立而站。你尝试站在我的位置上思考,我也尝试站在你的位置上思考,彼此在字面意思理解上,多了互动和尝试体会对方。
所谓共情:理解+换位思考+有难同当(分担)
此时的两人彼此把手臂搭到对方的肩上,大家在彼此体会到对方的难处后,达成一种同盟,陷入一种场域中,所关注的内容也由内转向外在,可能会更多的向外求。
所谓同在感:不是理解,不是同理,不是共情,而是关注、支持和陪伴
当下的两人的站位发生巨大变化,不是彼此对立,而是肩并肩站在同一水平线,一致面向前方。而教练能做的就是看见一个智慧具足的人站在你的身边,让自己像一面镜子一样,只是关注、支持和陪伴。
也许只有真正做到这样的场域感受,就会让被教练者发生改变和赋能。
反思下自己,其实在第一次共修时,我更多的关注中外面,我关注教练时怎样的,而恰恰失去了对自己的觉察和关注。所以非常认同今天林亮兄说的一句话,在我们能够给别人做教练的时候,一定是我们可以先清晰的认知自己和唤醒自己。唯有这样才能打造出那个能量巨大的同在场域。
那么现在让我们先允许自己的不完美,先尝试着找寻自己的能量。就像在刚刚舵主说的有些问题教练解决不了,也许九型可以试试。
《我允许》如果是让自己以一种逃避的心态敷衍允许,那受伤害的还是自己,而是让自己拥有一种接纳的姿势,与对方平等站立在同一水平线,明确自己的底线和需求,接纳对方的任何反应而不被影响。这就是李慧所说的那种允许自己的状态吧。
期待下次共修,晚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