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刘峰因爱的表达“触摸”了林丁丁,结果形象坍塌,斯文扫地,被“赶出”文工团,继而在战场上负伤,失去一只胳膊。转业后,看大门,和公交车售票员姑娘结婚、添女、离婚,到海南倒卖图书,同重庆姑娘同居,后到北京侄子那里打工,漂泊不定,罹患癌症,死去。
刘峰帮助何小曼解脱男舞伴因嫌弃其身上有味而拒绝跳舞的尴尬,陪何小曼跳舞“触摸”了她。从而温暖了一颗饱经缺爱而沧桑的心,也为自己人生历程带来了生活的改变。
听读完文曦先生播讲的这本书,总觉得普通人的生命真如浮萍般游历不定,如草芥般无足轻重,如云雾般无声无息,就像花开花谢、冬去春来般季节交替,又无法抗拒命运的安排。
好人刘峰的善良,也没能在他的世界里栽下“丰收”的种子——好人有好报。喜欢的人不爱他,爱他的人却又不能接受。他以微笑面对这个世界,现实又让他心生诸多无奈。一个热爱生活,又能把生活过成多姿多彩的男人,一个致死都在为他人着想的男人,一个有温度懂雅趣的男人,就这样急促的结束了人生。善良似乎成了他无能的标识。
最让人心生怜悯之心的人是何小曼,一个软弱善良的诗人之女。各种磨难的接踵而来,被一根油条压垮的诗人,最终绝女儿而去,这个世界从此对她关上了父爱之门。
每每听读到何小曼的故事片段,总让我想起《原生家庭》这本书分享的案例阐明的道理:一个人在童年缺失了什么,她(他)会用一生来寻求。何小曼需要爱,需要拥抱,需要呵护,而她没有得到,她变得敏感而倔强。她“偷穿”了妈妈的红毛衣,得到一顿暴打,待到同母异父的妹妹拥有了这件妈妈已经答应给她的红毛衣时,她偷偷拿走把已经漏出洞的毛衣拆开染成黑色,织成新的毛衣穿在自己身上。她要靠作践自己来引起妈妈注意,小时候被继父吓的发烧,得到妈妈的拥抱陪护。于是,她冻自己身体希望能生病发烧,从而获得一份爱。
人的自私、残忍和冷酷在这本书中也有体现。妈妈改嫁后虐待她而讨得继父的安心,继父的冷酷,同母异父弟弟、妹妹的欺凌,无不流露着人的自私本性。如果继父多点同情心,这个家庭的弟弟、妹妹都不会对自己还有点血缘的姐姐下狠手;如果妈妈不自私,多一点公正的母爱,弟弟妹妹也不敢做出有失人伦道德的诸多举动。
听读完这本书,我想说,刘峰因“触摸”不当的人,人生因此被改写;何小曼因刘峰的“触摸”而获得生命的温暖,这或许是她能走下去的理由。她在经历了丧夫、战场救人、精神病等千般磨难后,依然走向那个“触摸”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