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饥不择食的卡马
外国友人对于现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基本总结为“羡慕”二字,衣食住行的便利让他们为之惊叹。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头一个说的就是铁路,重要性可见一斑,但在我们拥有引以为傲的先进铁路系统之前,中国铁路的发展显得漫长而又曲折。中国铁路真正自主建设迈出的第一步——京张铁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就是那条我们儿时小学语文课本里曾经提到过詹天佑设计的人字也叫之字铁路,是中国铁路自主发展之路的开端和基石,然而我们很少有人知晓这条铁路的过往。
京张铁路的一端是北京丰台柳村,另一端是现在的张家口桥东区。而这鲜为人知的另一端,默默承载着中国铁路发展的希望和记录着这100多年来的风云变迁。从1905年9月4日开工到1909年8月11日建成、10月2日通车再到现在这一百多年,张家口北站(本叫张家口车站,在下文中此车站一律以张家口北站的称号描述,原因也会在后续讲清)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把这一切的一切看在眼里,只是沉默不语。
1909年,张家口北站隶属京张铁路车务总段、车务北段管辖。通车现场热闹程度和庙会赶集相比有过之无不及。一时间桥东的风头盖过了商客云集、洋行林立的桥西,直接带动了桥东的发展。原火车站周围是一片荒丘,没有人烟,十分荒凉.自从通火车后很快就出现了“五方商辐辏,物阜繁齿”的新形市镇,东安大街、怡安街、宝善街等街接连出现。张家口桥东工业街,(现名为钻石路)就是京张铁路通车后出现的。大街两侧工厂林立,有重工业也有轻工业,使张家口各行各业齐头并进,人民生活也得到改善。可以说,桥东的繁荣是火车拉来的。
遥想当年,作为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并投入运营的铁路终点站,张家口北站给张家口甚至整个中国带来的荣光不亚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所以政要们纷纷坐火车来北站视察,最出名要属孙中山先生了。
铁路通车后,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清宣统末年即民国元年)9月6日,在京张铁路总工程师詹天佑,以及耿觐文,曾绍文,魏宸祖,方声涛等人陪同下乘坐刷有苏州码子的火车来到张家口考察。张家口的军,政要员和知名人士,以及在铁路工作的广东同乡,举办了宴会,为孙中山一行接风。在7日那天的上午,张家口各界集会,欢迎孙中山抵达张家口。欢迎会后,孙中山一行视察了张家口的政务与市容。孙中山作了《在张家口各界欢迎大会上的演讲》,并著文《建国方略》,提出民主建国和包括铁路各业建设中的中国发展的前景。孙中山先生在讲演中说:“汉,满,蒙,回,藏五族合并一体,革去专治,建设共和,人人脫去隶圈,均享自由不等之幸福,实中国四千来历史未有。”孙中山先后一行考察张家口铁路后,于8日上午从张家口火车站(今北站)乘火车返回北京。
有细心的人会看到繁体的“张家口车站”(这五个正楷大字,是詹天佑当年亲笔题字的)下面还有几个字母,其中被挡住的是GA,我给大家来解答为什么会写有KALGAN这六个字母,在这里我要跟大家说明一下:“卡拉根”是一百年前张家口的国际称谓。当时,国际上把张家口称为“KALGAN”(音译:卡拉根)的情况十分普遍。
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恰克图市博物馆藏有一张俄国商人一百年前绘在羊皮上的茶叶之路地图,图中用俄文标出了中国的北京,标出了黄河、长江,标出了库伦(乌兰巴托),也标出了茶叶之路的起点张家口(калган音:卡拉根)。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华大辞典》和宣统三年(1911年)出版的《英汉辞典》中,“张家口”一词的对照词条都是“KALGAN”。宣统元年(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京张铁路的起点是北京,终点是张家口。张家口火车站站舍正门门楼上是詹天佑亲笔题写的“张家口车站”站名匾,站名匾的下半部为英文“KALGAN”。
1914年,张家口站被指定为五路(京张、京奉、京汉、津浦、沪宁线)联运站,办理旅客、行李、包裹业务。
1915年,张家口站开办发售一、二、三等客票及运输行李业务。
清朝灭亡后,民国26年也就是1937年,北平天津沦陷的那一年,8月27日后,日军入侵张家口并逐步占领铁路沿线地区,控制了包括张家口北站的许多火车站。从照片(照片是从当年侵华日军后人那回流过来,当时全部照片粘贴在一张纸上,现被揭下来一一出售。据日军后人介绍,当年先人在热河、山西一带从军。)上我们能看到侵华日军在孙中山与众人合影的对面站台摆好姿势留影。
1937年8月28日,日伪“满铁”北友事务局派遣队接管张家口铁路站
9月17日成立张家口铁路输送事务所,隶属丰台输送事务所。
10月19日改为张家口铁路办事处
12月1日又改为张家口铁路事务所
1938年6月改为张家口铁路局。
1939年,“满铁”撤出,12月7日伪蒙疆政府委托华北交通株式会社经营张家口铁路业务。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日军及其伪军拒绝向解放区张家口军民投降。苏联红军出兵逼近张家口且日军守军准备南撤的情况下,晋察冀军区第12军分区第10团、40团等部于8月20日向“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所在地的伪军发起进攻,至23日歼灭伪军2000余人。 日军乘火车向京津逃窜。张家口获得解放。
而后,1946年10月11日,在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下,我军又主动撤离张家口。1948年12月24日,张家口在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迎来了解放,也奏响了平津战役胜利的序曲。北站一侧的中央大街也在“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的中央机关旁,后被解放军从日军伪军以及国民党部队的控制下解放过2次,也就更名为现在的解放路。
经历过清末民国之后,张家口北站又变了模样。
1949年张家口站开始恢复办理营业。
从汉字排列顺序和繁体字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历史年代应该是1954年后到80年代之间,照片中火车在车站大厅旁边清晰可见,而大厅门前的空地前停放着一排28大杠自行车,张家口车站五个大字下面写着: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此时可能与80年代的“五讲四美”挂钩),车站旁停着一辆似乎是解放牌的汽车。由于照片清晰度不佳,能判断的细节有限,因此无法断定准确的时间点。
几番查找后难得从网上找到了当时的车票。那时的火车票的材质是纸板,而且火车站已经开始叫做张家口北站了(在1956年之前市区只有这一个站,当时北站还只叫“张家口车站”,后改为“张家口站”。而在1957年之后,一个新的火车站在它的西南方向诞生——张家口南站,于是众人们为区别于张家口南站称其为北站)这张票价相对便宜,因为从市区的北站到郊区的南站距离并不算远,10公里左右。此时的张家口北站逐渐满足不了张家口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辉煌的顶峰开始逐渐走向落寞(具体原因详见张家口南站专栏)。虽然张家口北站风光不再,但北站像一个朴实真诚的暖心朋友给张家口市区的居民提供了后来几十年的便利,使得民众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