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放假回家,我跟我妈说:“要是我以后结婚了,我也要在家里长住。”我妈听后,马上就骂我说:“傻啊,结了婚就不能在家里长住了,住几天还可以。”
我不高兴的说:“那小姑结了婚不也是一直带着孩子在家里住。”
“人家会说的,所以结了婚不能在家里长住。”我妈叹了一口气。
“嫁出去的女儿 ,泼出去的水。”在中国的传统习俗里,好像女儿出嫁了,再回来就变成了客人。客人肯定不能在别人家里长住,那自己后半生的归处只能是夫家。可是自己的出生地已然是第一故乡,夫家的出生地也不可能马上就变成第二故乡,除非经过漫长的岁月,等到你完全融入与接纳之后才有可能成为你人生中的第二个故乡。
基本老一辈的人都是这样,嫁给了自己的丈夫,就是厮守一辈子的事情。她们在夫家生根发芽,开启了人生的第二个故乡,从此也变成自己最后的归宿。
我的奶奶有八十多岁了,从19岁就嫁给了我爷爷,到现在已经有六十多年了。他们都是在同一个县城,距离也不远,年轻的时候奶奶肯定是经常回娘家的,我小的时候,奶奶也带我去过几次,后面渐渐的,奶奶越来越老了,走路都很费劲了,现在都没有再回去过了。曾经养育自己的地方,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疏离,也慢慢变得陌生,甚至无关。
老一代的都是如此,更何况年轻一代的我们。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就形成了打工潮流,大量农民进城打工。很多人背井离乡,有一部人会留在城市扎根,但更多的人还是会回到故乡,不管是什么原因,中国人还是喜欢落叶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