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土,那里通常被称之为我们的根。我是在江苏常州上的学,但是在我1岁到6岁的童年时光我是在我的故乡—泰兴长大的。泰兴素有“银杏之乡”的美称,而我的童年有很大一部分也与银杏有关。
我仍记得幼时在银杏树下的那段生活,那时候的我还是一个懵懂的幼儿,整天在我伯母和奶奶身边跑来跑去。那时并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只是整天瞎转,跟着大人转,跟着小伙伴们转。那时的我们天天都是三两成群,而不像现在早已习惯了一个人。
老家原来是有两颗很高的银杏树,采银杏叶子、摘白果(银杏树结的果子)是当时的我最喜欢做的事,也是当时最大的乐趣。逐渐长大的我十分怀念当初那段纯真欢乐的时光。老家的老房子当初就建在两颗银杏树下,后来老房子被拆掉建新房子,两颗银杏树也随着老房子一起成为了过去。说实话,当时家里人确实觉得挺可惜的,毕竟陪伴了这么多年肯定是有感情的。但是,生活是要往前走的,人是要往前看的。很多时候,失去也意味着获得。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好地记住幼时的事情,往往记住的都是那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当时在一位哥哥的带领下,我们一群小孩将两个村子走了一遍。现在看来那时我们的举动是有点危险的,但是小时候的我们是处于最好奇的年纪,那时候可以说是“天不怕,地不怕”,敬畏之心不像长大后这么重。很多时候小孩子的乐趣往往很简单很盲目,孩提时段的我们可能更多是享受小伙伴与小伙伴之间一起玩耍的欢乐。仍是在我家那两颗银杏树下,只是简简单单的捉迷藏就能玩上半天。而现在,当初的伙伴们早已无法聚在一起,就是相聚也找不回当初的欢乐。
老房子被推掉重建之后不久,我就离开了故乡前往常州求学。我还记得离开之前自己曾悲伤了一晚上,有对家乡的不舍还有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去常州之前,家乡还没发生什么大的改变,土路、矮房子……可只是短短的两年,再回到故乡,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眼睛所见到的一切。那坑坑哇哇的土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笔直的水泥路;一排排三层高的“小洋房”取代了曾经的矮房子。伯母说,路是各家各户一起出资建的。而就像约定了好似的,家家都重建了自家的矮房子。那时的我真的很开心,却不知还有更大的惊喜等待着我。
那是大约3年前,我高考结束,寻思着回老家避暑。可日新月异的家乡着实让我惊喜不已。家乡的城镇变得更加繁荣、交通更加正规便利。整个面貌不再是之前那样死气沉沉,而是充满了蓬勃向上的朝气。我还记得以前回家乡乘车很不方便,得等上近一个小时才有一辆车,中途还得换车,着实令人心累。不过如今,15分钟一班车还是直达,准时便利。可最让我惊喜的还是家里的变化,家里房子有重新修缮一下,而变动最大的就是村委会。以前的村委会就是几个矮房子叠在一块儿,可如今不仅修成高楼还十分气派,那种正规高档的感觉甚至会让你以为你正处于城市而不是农村。同时有一点我觉得做的很到位,村委会的卫生所扩建了同时也更加完善了。卫生所配备了更多的药物,同时免费为老人量血压,医保卡也正式入驻农村。感觉这些年政府在农村的福利建设上真的下了一番功夫。
村里同时建设了一个广场,放置了一些锻炼器材,同时还弄了个篮球架,这些基设真的觉得很到位。感觉如今农村修缮的真的很好,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样落后、贫困,而是真真正正成为了中央所倡导的绿色文明、持续发展的乡村。家乡的变化真的让人很欣喜,感觉就像渐渐衰老的老母亲又回到了自己曾经青春的岁月。活力四射、绿色美丽,这就是我如今为之自豪的乡村。
虽然乡村的进步和成长令我欣喜,可还有一些事却是让人悲伤不已。前年因为一个意外我爷爷离开了我们,我从学校赶回老家仍没见上爷爷最后一面。很多时候我真的觉得上天很不公平,爷爷那么伟大的一个人最后不是安详地离开。爷爷和奶奶很艰难将我爸爸他们兄弟三个拉扯到大,吃了很多苦可是他从没提过。他曾经是一位老师,可是却从不提这个方面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可能这就是人生吧,永远充满了意外和悲剧。
爷爷去世不久,奶奶就得了老年痴呆。可以说当时确实是雪上加霜,奶奶眼睛本来就看不见了,如今又痴呆了,家里当时的确是出现了问题。当时家里只剩我伯母一个人,很难照顾奶奶,只能是找了一个看护。后开看护家里有事不能来了,只是靠伯母一个人。那段日子真的让伯母受累了。后来伯父退休情况渐渐好转了。我假期时曾在老家照顾过奶奶一段时间,只能说佩服伯母。奶奶看不见,每顿饭都需要喂饭给她吃,时不时还会犯病,这时候就要有一个人守在她旁边,得时刻注意着她。伯母能一个人照顾奶奶那么长时间真的很不容易,而且奶奶的气色看起来比之前好了很多,这些是离不开伯母的照顾的。
故乡的发展让人惊喜,她的一切都那么让在外的游子惊喜。曾今落魄的小乡村现在变得如此美丽,建设得如此美好,归功于政府更归功于那一个个村民。我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也会永远将故乡放在自己心里的最深处。对于每一个在外的游子而言,这是一篇净土。愿之后的人生,家乡和家乡的诸位不再悲剧,永远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