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出生的解放前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外婆从小家庭贫困,日子过得非常艰难,这炼就了她艰苦朴素的性格。
小时候,农村的经济非常的落后,洗衣粉还不够普及。在那个年代,每次洗衣服能用得起洗衣粉的都是有钱人,家穷苦人家经常是用不起洗衣粉的,只能拿到小河边或者水井边用皂角来洗衣服。
我记得,在外婆家不远的水井旁边有一棵很大很大的皂角树。这一棵皂角树听人说已经有超过半个世纪的树龄了。皂角树高约二十米,整个树阴所能延伸到的面积大约有五十平方米。夏天的时候,皂角树的枝叶遮挡住了很大的一片阳光,经常有人在皂角树底下乘凉。那个时候,外婆就抱着一只木盆,里面装着需要换洗的衣服,带着我到水井边的皂角树下洗衣服。
外婆洗衣服的时候非常认真。她先打满半盆水,然后把脏衣服泡在里面,再去树底下捡一些掉下来的皂角,把它们掰成小碎片放在盆里面。接下来,外婆把小块的皂角包裹在衣服里面,左手按着衣服,右手拿着棒槌,然后仔仔细细地敲打着。在敲打的过程中,只见绿色的皂角汁液不断地从衣服里渗透出来。不一会儿,衣服洗干净了。拿起来放到鼻子跟前闻一闻,还有一种清香的味道呢!
洗完衣服回家的路上,我帮着她拿衣服。外婆对我说:“你别看这皂角黑乎乎的,用处其实大的很啊!咱们穷人家就靠它洗衣服过日子呢!”我觉得外婆说的很有道理,她这就像皂角一样。
外婆辛苦了一辈子,手头紧巴了一辈子,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没有吃过一顿好饭。她就像那平凡的皂角树一样,朴实无华,却带给了我最好的陪伴和爱护,给我留下了一生中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