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称呼】
《当我遇见一个人》
我每次看书都会有一个缘由。
看这本书的缘由就是自己欣赏的淑智姐曾经推荐过这本书,而且这本书又被我看到了。
这本书写的是母婴关系决定我们一生的性格。
在零到三岁,妈妈慢慢应该无条件地给孩子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包括爱,包括理解,包括支持。
千万不要以为会从溺爱她们
“如他们所是”的方式去爱他们,而不是以自己的要求去对待他们,这样的爱才是孩子真正所需要的,最能带来安全感的爱。
【精华摘录】
1.
婴儿在出生的头两个月里处于“正常自闭期”。这个阶段的婴儿对外界的反应很少,基本上只有吃和睡。因为这时候在婴儿的感觉里,世界和自己是一体的,就像还在子宫里一样,尚不存在外在的母亲。母亲的积极关注和陪伴,维持了婴儿的这种“全能自恋”,即“世界与我一体,呼奶唤抱,无所不能”。
在“以婴儿为中心”的母婴关系里,婴儿自主地微笑,激荡起母亲的喜悦,母亲也发自内心地对婴儿微笑;婴儿夜半啼哭,母亲哪怕在另一个房间也会同时醒来,冲过去抚慰婴儿。母亲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与婴儿共振,给予积极的关注与回应。这是动物的本能反应。
2
如果母亲自身得到的爱比较少,更偏重头脑,心灵的感应能力往往就会偏弱,尤其是当头脑被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插图]占据时,更容易遵循教条而不是心灵。
3.
婴儿的“全能自恋”得到较充分的满足后,心智自然向前发展,逐渐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开,不仅仅关注自己,也开始关注别人。爱向内灌注满了,自然会流向外界。这就是所谓的“主客体分化”。完成这种分化后,婴儿对世界产生了最基本的信任,将来不会在遇到挫折时想要毁灭一切。
4.
如果在生命最初的几年里体验到的都是绝望的滋味,那么他一辈子的生命底色都将孤独灰暗。3~6岁之间的心理创伤可以通过领悟分析来疗愈,而绝望的母婴关系通常需要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心理咨询,来温暖生命最初的孤独。
5.
当一个生命带着极大的爱和信任降临到家庭中,他最渴望的是被看见——被父母看见真实的自己,不是通过一堆“正确”的数据来评价和矫正自己。
6.
先思考一下人类社会为何需要规则。首先要澄清的是,规则只有在涉及两个及以上的人的时候才有意义。如果要对别人的事情定规则,那就是侵犯别人的自由。比如孩子什么时候吃饭、吃多少、穿什么衣服、交哪些朋友、几点钟洗澡,这些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需要父母来规定。除非孩子洗澡需要大人帮忙,那么大人可以跟他约定:“我打算晚上10点睡觉,如果你希望我帮你洗澡的话,就要在10点之前。”
规则存在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
地维护每个人的感受。简单地说,为什么你不能侵占我的私有财产?因为那样我会感觉很痛苦,绝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都有相同的痛苦感受,所以大家达成共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7.
孩子一身汗地跑回家,兴奋地告诉妈妈:“我们球队今天赢啦!”如果妈妈回应“你的衣服好脏”,属于无关反应;回应“赢球又不能算成绩”,则是情感逆转
如果父母的情感没有被孩子的喜悦自然激荡,那么可以试着看到孩子的感受,然后去确认他的感受:“妈妈看到你好开心啊,这真是让人开心的事情!”
【下一步行动】
1用感受表达自己
2.爱和自由,是对我最重要的两件事
所以我要学会自己爱自己
和不控制对方,让对方为自己改变(识别这个人是否践踏自己情感交流区)
3.在亲密关系中,可以释放无条件的爱(情感交流)
(定位对方)
4每日觉察自己
☞每日一句:
婴儿期的痛苦里,精神上不能独立,总渴望冷漠的丈夫能够拥有热情,把自己带离死寂的孤岛,于是不停地想要改造丈夫,让丈夫感到不胜其烦。除非双方都意识到自己把童年的关系模式复制到了今天的亲密关系中,否则难以获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