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朋友圈被凯迪拉克的《二次箴言》汽车广告刷屏。
视频以触动人心的小场景,插入三段凯迪拉克的汽车广告。
第二次减肥就知道,一个西瓜=八碗米饭;
第二次拍Vlog就知道,选对BGM比怎么拍还重要;
第二次当伴娘就知道,一定要选平底鞋;
第二次装修就知道,跟着电影学配色才叫高级;
第二次买车就知道,后驱才是该有的标配。
视频中每一句文案背后,所表达的观点,都是:所有的事情,第二次做的时候,更有经验。
这一观点,戳中人心,确实很多事情,第一次做的时候,都是在踩坑,而且会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
昨天第一次去装修公司谈装修,在此之前,567同学已经去了很多次,只是没有我在,迟迟定不下来。
可是无论是我,还是他,我们都是第一次买房,第一次装修,对整个装修流程、风格设计、硬装软装、装修注意事项,完全不懂。
“这些是人工费,我给你一项一项算。”
“你们要在浴室做壁龛吗?”
“要不要装中央空调?”
“地板要纯实木的还是三层复合的?”
………
当我坐在那里,听设计师对着装修平面图和报价单,一项一项与我核对时,我越听越迷糊。
“什么是壁龛?”
“装中央空调有什么好处?”
“实木和复合的有什么区别?”
“瓷砖要选什么品牌,什么颜色?”
我像是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脑海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号???
于是设计师一项一项给我解释,又带我们去选材,一块瓷砖,都要选上近一个小时。
选完客厅瓷砖,又要选房间的、浴室的、厨房的。
房间的铺瓷砖,还是木地板?我开始在微信上问装修过的同事他们的经验,又问他们装修花了多少钱,装修应该是怎样的流程。
从下午聊到逛到晚上,整个人已经想瘫坐在地板上,却在选材和询问同事经验的过程中,发现流程不对。
应该是先出设计效果图,确定风格后,再选材,而我们却是对着平面图,直接选材,于是选材过程中像是无头苍蝇,不知道怎样选。
后来一问才知道,567同学跟着他的同事一起定的合作方式,其中选的免费设计,于是要先选材签合同,再出软装设计效果图。
几个小时聊下来逛下来,却回到了起点,于是与设计师沟通,让她先出设计效果图,确定风格再选材。
从下午到黑夜,回家路上,当我坐在车里看着窗外倾盆大雨,整个人都是特别疲惫的状态。
我和567同学说:“装修真的好麻烦,没有经验,像只无头苍蝇。”
他说:“毕竟第一次嘛,以后就有经验了。”
听他这样说,我却觉得,这第一次更珍贵,第二次再装修,也许就不会付出这么多的时间、精力和心思。
因为是第一次,所以才更愿意一点一点去学习,去了解,去把房子装成我们喜欢的样子。
那些从不懂装修到完整装完房子的心路历程,那些不断踩坑的经验,那些两个人为这里放什么那里放什么争执的时刻,那些熬夜也在想房子怎么装的故事,最终,都会让这间房子,成为人生中最宝贵的那套房子,也让这座房子,有了我们的温度,我们的故事。
就像,我们的婚礼一样。
“婚礼,再也不想办第二次了。”
这是结完婚后,我一直在说的话,于是,我们的婚礼,只办了岳阳那一场,来了深圳,没有再办一场,哪怕是小型的。
并不是不重视深圳的朋友,而是,办婚礼真的是太太太太太累了。
提前大半年开始筹备,拍婚纱照、选婚庆公司、定婚礼酒店、租婚纱、设计婚礼现场、邀请伴郎伴娘……
无数的事项,我们都亲力亲为。
记得选婚纱,我就跑了深圳很多家婚纱店,试了十多次才确定下来最终的婚纱和龙凤褂。
婚礼的邀请函,选照片、写故事、改设计,花了好多天的时间,细到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错。
为每一位伴郎伴娘定制伴手礼,写上祝福语。
喜糖盒子挑了很多家,让卖家寄了十多款样品过来,最终选定一款,里面放几颗糖,什么品牌,都亲自挑选,还特别为喜糖盒子定制了我和567的婚纱照片,一张手绘,改了十来次。
专门写了一份长长的婚礼物品清单,淘宝购物车被婚礼物品占满,就连宾客抵达时间和接待安排我都专门做了一份表格,最终却因为堵车,大家的抵达时间都乱了。
可即使一切准备妥当,到了婚礼那一天,依然忙得像只小蜜蜂。
“婚礼这么麻烦,为什么还要办?”
第一次办婚礼,像是在历劫,可是这些曾经觉得很艰难的时刻,如今回忆起来,都成了最甜蜜、最浪漫、最珍贵的回忆。
人生很多事,第一次确实更辛苦,却也因为你花了更多时间和心思,成了最独一无二的美好回忆。
当你第二次站上舞台,你才发现你记住的永远是第一次的紧张感。
当你第二次去一个地方旅行,你才发现第一次的穷游更有趣。
当你第二次拍视频,你才发现第一次拍的那些不那么完美的视频反而更珍贵。
当你第二次装修房子,你才发现第一次装修的你更投入。
人生很多事,第二次更完美,第一次却最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