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突然就降了。
风闹腾了一夜,凌晨才消停。
起了个大早,就着暖水洗刷,完后喝了一杯热水。瞄了一眼窗外阳台,昨晚洗的衣服被吹到边上,兀自摇摆不定。
换好衣服,戴上眼镜口罩帽子,镜中的自己只露出一双藏匿在镜片后的清冷眼睛。
手机还在充电,抓起现金和钥匙,拿起沙发上的物品,出门。
今天有一个重要任务要完成。国外一朋友在网上给她两岁的儿子买了少儿点读机和一系列儿童学前启蒙读本,快递到我家,再由我寄出国外给她。
听起来有点繁琐,我也是第一次做这事。
我想知道这些读本有多重,但家里没有秤,住处对面农贸市场有几间小米店,刚好家里的米也所剩无几了。于是……我把目光瞅向那几间米店。
抱着一箱东西过马路,直接奔向经常光顾的那间小店,店主是一对六十来岁的老人,很和气,有一个五六岁的孙子,那孩子是个小机灵鬼。
第一次来买米时,只有老板娘和她孙子在,正遇上老板娘患了重感冒,声音沙哑说话艰难,全靠五六岁的孙子帮忙跟客人打交道。那小孩是个话痨,一点不认生,我很喜欢这个性格的孩子,学东西老快。
听见我的夸赞,老人眼睛笑成一条缝,哑着嗓子艰难地跟我介绍起那孩子。小家伙在南美出生,跟着父母转悠到北美,后来被留在国内由祖父母照顾。听见奶奶提及自己,小孩坐在椅子上手舞足蹈起来,一边对我挤眉弄眼。
临走前,我叫老人买盒广西金嗓子,那个对喉咙沙哑很有用,她笑着满口答应,也不知有没有去买。
这次她好像没认出我,毕竟已经过去两个月了,我拉开口罩,问了一下米价,她耐心地一样一样介绍,我要了五斤米,又把另外一个来意说了,她爽快地答应,麻利地帮我把两样物品都称好。她孙子没在,说是上学去了,又闲聊了几句,她说好像见过我,我笑了笑说我就住在马路对面,经常来这边买米,是老街坊了。她又笑了,重复说着原来是老街坊啊!
是啊!因为住得靠近,所以才有意或无意耳闻目睹知晓周围一些人和事。住在城市里的人,白天时常奔忙在外,晚上回家大门一关就是一个人的安静世界,隔壁住的谁再无过多精力去留意,唯有在偶尔的烟火事中才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如此的亲民和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