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星期,一首《春节自救指南》在朋友圈刷屏了。不少朋友都感觉大快人心,我却感觉有点尴尬,因为我感觉自己可能在小一辈的亲戚心目中已经成了被吐槽的对象,也许我已经陷入到了上一辈人的困境中。
上一辈的困境
这些年,每个假期我都会把小我14岁的表弟叫出来一起吃个饭。酒席宴间,我们交流不多,他更多的时候在玩手机,打游戏。我想和他聊上几句,却不知道怎么开头。
几乎每一次,我的开场白都是,什么时候放假的啊?什么时候开学啊?寒假作业多不多啊?期末考试难不难啊?这个学期过得怎么样啊?有好几次,我都一不小心问了那个最让人讨厌的问题:期末考试考得怎么样啊?问完我就后悔了,这不就是被人吐槽的怪亲戚才喜欢问的问题嘛,我什么时候也开始变成这样的人了?对面,表弟自然也不大高兴,往往哈哈一下就挡过去了,和网上怼人的招数相比,表弟算是对我客气的。
如果和表弟吃饭的这种不愉快还不足以让我彻底认清自己的问题,那么我和小外甥的故事彻底让我意识到也许我已经陷入到了上一辈人的困境中。
我从小和表姐关系就很好,对表姐的孩子自然也是爱屋及乌。这个小外甥,从小家境优越,不愁吃穿。我注意到表姐给自己孩子买了很多绘本,所以我也每次都给小外甥买书当礼物。我甚至在武汉的一个著名的儿童书店办了会员卡,每次去出差只要有时间就会去挑上几本书。我自认为每次选的书都是很适合小外甥年龄的好书。就这么送了有几年吧。表姐每次都很感谢,小外甥也都连声说谢谢,我甚至还为自己送礼物的品味而自我感觉良好。
有一次,我看到自己小时候特别爱看的一套书《哈尔罗杰历险记》终于出新版了,便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当年我为了看这套书,不知道跟小学同学说了多少好话,前后花了一个学期才把14本都借着读完。这本书在豆瓣上评分也在9分以上,所以我认为这书小外甥肯定喜欢。
我把要送给小外甥这份礼物的消息告诉了他,当然也不忘吹捧了一番这本书,顺道把自己和这套书的故事也都讲了,结果小外甥很激动的说,千万不要给我送这个,不要再给我送书了好不,然后拿着遥控器就逃走了。我当时就尴尬了,原来不仅仅是这一次,之前的那么多次礼物也根本就不得人心啊,我居然还自我感觉良好。也许我这礼物根本就不是买给小外甥的,分明就是给自己买的。
这两件事情叠加在一起,让我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居然也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让人讨厌的上一辈亲戚。我的表弟、小外甥长大之后,会不会也写个针对他的那个讨厌的表哥、小舅舅的“春节自救指南”?说不定他们已经听过了这首歌,并且觉得大快人心呢。
困境产生的原因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年龄的代沟吗?是我老了吗?还是说这是大势所趋,每一个年轻人都会最终变成让人讨厌的中年人?
我觉得更可能的原因是,我们都缺乏体会和照顾其他人感受的能力,也不会在这个新的时代下体会团圆的感觉了。
以过年为例,长辈们还在过着过去的“年”。收拾家务,准备年夜饭,采购零食,打麻将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上班的话,他们真得可以从三十打到十五。表面上一大家子人是聚在一起了,有吃有喝有笑,可是真的有沟通吗?
长辈们不觉得他们的相处方式有什么问题,相反,他们会认为现在的小孩子都只会玩手机,一家人聚在一起也不交流就是各自对着自己的小屏幕嘻嘻哈哈。
小孩子当然也不会喜欢长辈们的过年方式,他们还能靠打麻将打发时间,我们去各种亲戚家除了要忍受问学习,问工资、问婚恋状况,问职业规划等讨厌问题的袭扰,还要被迫接受有些家庭没有wifi的残酷现实,那真是痛苦而又无聊的一天又一天。两代人就这么被割裂了。
春晚在这个时候也显得非常不合时宜,因为几乎所有的春晚节目都会回归到人间自有真情在,温廉恭俭让这个主题上,不管之前吵得多么凶,一句过年了大家都会息事宁人又互相关爱起来,这其实就是官方宣传的所谓年味儿。然后这种年味儿,在现实中已经越来越稀少了,人民当然会觉得很假,很做作。
如何破解这样的困境
难道我们就只能陷入到这种困境中无力破解吗?
其实,我们吐槽过的长辈们过年时的常用问候是有其适用空间的。在那个人情为主的小社会中,这种问候隐私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因为衡量两个人交往深度的标尺之一不就是看两个人相互八卦的程度嘛。然而,中国近四十年来巨大的社会变迁,让这种沟通方式变得越来不合时宜,并且这种变化在各个地区的速度还很不一致。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其生活风格和品味已经基本和国外,尤其是美国接轨,而三四线城市和乡村的变化却不那么明显,这就造成了两边巨大的隔阂。不少年轻人感叹离家越久,越觉得家乡陌生,越不喜欢家乡的生活方式,更不要提回来建设家乡了。
可是,我们在所谓的大城市里又真正学会了怎么和不同人群的人沟通了吗?似乎也未必吧。我们在吐槽那些讨厌的亲戚的同时,有没有反思过为什么他们会用这种方式来和我们沟通呢?我们有没有想过试着用他们的语言让他们能够理解我们的生活,或者用他们的语言去了解他们的生活。我们不远万里,回到家乡,不就是为了团聚吗?他们准备了一桌子菜,也不仅仅是为了唠叨和看我们玩手机吧。
如何我们真得是想和他们团圆,我觉得我们可能首先要拿出愿意了解他们生活状态的姿态。
前两天,我又请我的表弟和小外甥吃饭了。这一次,我还是没忍住,问了开学时间,但紧接着,我没有问成绩,而是问他们最近都在玩什么,提出请求看看他们的手机上都装了些什么APP。在我表弟的手机上(哦,忘了说他是00后,今年16岁),我看到了多个直播类的APP和游戏APP,当然也少不了作业帮之类的学习类应用,我惊喜的看到他也上知乎,不过他是用知乎来查作文素材的(真是比我那时候抄作文杂志上的素材高大上多了)。我还看到了大名鼎鼎的A站和B站。我迫不及待的用一连串问题来应征我的猜测,想建立起一个00后少年的用户画像,好在后面的沟通中和他好好交流。
你平时发弹幕吗?
当然啦
那一般发什么内容?
很简单啦
666吗
哈哈,666
你知道张召忠吗?
谁?
局座啊
哦,知道知道,他上过B站的直播,一个老头,好像是做军事节目的,挺有意思。
……
说到这里,我看得出表弟眼中流露出一丝兴奋,虽然很短暂,但是终于不是之前那种巴不得吃完就走的不耐烦啦。当然也可能是我想多了,不过至少从看手机上的APP上我终于能和他有交集啦。
哦,忘了说我的小外甥。这次相聚,我没有再给他送书了,他也变化很大,居然跑过来主动和他舅妈说话,问她是否看过《士兵突击》(拍摄于2006年左右,那会儿小外甥还没出生,他2007年的),还说自己很喜欢里面的王宝强。在得知她舅妈没有完全看完的时候他有些惊讶,我猜他可能在感叹她的舅妈居然没有看过她那个年代必看的神剧。我相信,这是小外甥在主动和我们这些老人找交集。所以,吴老师回来不住的感叹小外甥今年是长大了,她都有点不好意思,应该试着和小外甥好好交流。
你看,如果双方都能够尽可能的努力和对方找到交集,那种团圆的感觉还是会回来的。
在我写这篇文章期间,我还被我母亲拉着和我小姨聊她的家庭问题。小姨的儿子,已经三年都没有回家了。我提醒小姨,年轻人不愿意回家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甚至把回家后的不满做成了视频,在网上得到了很多人的转发。小姨和我母亲对这个视频都很好奇,我就给他们推荐了《春节自救指南》。在播放之前,我一再提醒他们看了可能会生气,所以尽量别生气。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他们看的时候嘻嘻哈哈,甚至还会对号入座——“你看,年轻人不喜欢我们这样的唠叨”,“这话,他们不爱听”。
我不认为她俩看完这个视频就会停止自己的唠叨和八卦,但我想如果有晚辈再提醒她俩不要问那些隐私问题的时候,她俩应该会知难而退的。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这是时代在我们身上的烙印,这种局限性在跨代沟通中可能会导致很多困境。也许,坐下来好好聊聊,试着去了解对方的那个时代,用理解代替批判是更好的方式。就像局座大人一样,身为少将、教授,一把年龄退休了还上B站跟年轻人唠嗑,了解90后的鬼畜文化,自己把自己的头像做成表情包让年轻人娱乐,他是真心想和年轻人交朋友。看到局座,我就看到了希望,向局座学习,我应该就不会成为让人讨厌的亲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