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留下来的天水市山陕会馆坐落在天水市大同路和解放路的交汇处,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会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陕西会馆,一部分是山西会馆,一座会馆有两个大门且不同面向是很特别的,其中陕西会馆的大门向东,面朝大同路,山西会馆的大门向北,面朝解放路。 在明清时期,晋商商队驮着晋南的棉布、湖南的茶叶,汇集在天水,再由此运往各地。他们或从天水走甘肃武都,或南下汉中、四川,或西行临洮、金城(今甘肃兰州一带)。众多的商号,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天水成为名扬西北的水陆码头。许多晋商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今天,天水市还保留着晋陕商人留下的山陕会馆。地理位置的独特,使天水的山陕会馆成为连接陕西、四川、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中转站,“一馆连六省”就是天水山陕会馆的真实写照。十多年前造访此地,陕西会馆的砖雕门楼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听了解会馆历史的老人讲,这个砖雕门楼是民国十三年(1924年)由关中工匠雕造。门楼通体以雕砖、磨砖拼砌而成。门楼的主体建筑有门楼、戏楼、大殿等。现存砖雕门楼保存完整,面宽三间,四根立柱,长二十多米。正面砌砖雕镂梁柱斗拱,平座勾栏,垂花檐楼、各式额枋花板,构成几层仿木结构的楼阁。构件上雕刻珍禽异兽、花草虫鱼、人物故事等。四柱旁侧镌刻楹联,内联:“义勇冠尘寰,当年摧吴挫魏,丹心耿耿锦汉祚;庙貌重关陇,群生蒙庥托庇,馨香世代报神恩”。外联:“忠义参天出于至性,宫墙数仞仰之弥高。”对联的内容无疑写的是武圣关羽,两副对联,记录了晋陕商人在西北携手共进的往事。
穿过陕西会馆,院子里一小片茂密的竹林引起了我的兴趣。竹林既增添了院子的静谧,又让人觉得修建会馆的人的品位不俗,它巧妙的把两座会馆连在一起,形成了天水会馆独特的形式。而山西会馆当年的聚会议事大厅如今异常安静,正如当年风云一时的晋商如今在天水已经渐行渐远。
今天的山陕会馆内部陈设全无,四座大殿内成了安徽某书画人士创作宣传营销的场所,就连我拍会馆的大门时他们也生硬地闯入,霸气十足。
但愿有一天我们都能去天水山陕会馆参观,能看到更多的关于晋陕商人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