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日被母亲节刷屏,我除了在家陪着母亲干着点家务,说了声“妈,母亲节快乐”,从笑容中我觉得是母亲是快乐的。
我父母除了我小时候经常去网吧恨晚回来打我,基本上对我满放纵的。母亲常念叨的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其他的我们帮不了你们多少”,或许这是觉得没有给我们良好的教育环境吧,没法帮我们更好的成长吧。
父母的眼界真的能帮到还在幼小的我们,比如美国人为啥这么自立,都是父母早期教育的,不然都是娘胎生出来的,为啥环境变了就不一样了?在中国很早自立的人也是很多的,更多的是精英家庭和贫困家庭。精英是受过高等教育,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对孩子的布局都会很早;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放纵着孩子的野性,懂事过后都是很努力的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这些都是少数,大多数都是跟爷爷奶奶,爷爷奶奶以前生活不好就宠溺加倍对自己的孙子孙女,让孩子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当然一些也很严格)。
像很多的名人,多数是二代,只有少数是草根出身。如美国的比尔·盖茨、巴菲特、乔布斯等,中国的马云、李彦宏、李嘉诚等。不管名人们的出身怎么样?他们在获奖或获得荣誉的时候,第一个感谢的,大多数是自己的父母,少数靠自己才华骄傲的不会感谢任何人,只感谢自己。他们的父母大多数都是从幼小过来的,知道一些弯路他们可以协助孩子们走,知道哪些是他们要自己经历(摔倒后要不要让孩子自己爬起来,让其自己去动手做事等)。精英父母都在以他们的高度要求着自己的孩子们,虽然有些在叛逆期胡搞,但弄清楚自己的真正价值的时候,那时候他们的眼界就起到了作用,帮助他们取得成功;贫困父母会让孩子去追求比他们更高的维度和时间,穷人孩子总是想要融入上流社会(因想改变自己的地位,自己的角色和标签),努力的学习和兼职,透支着生命在通往成功奔跑。
孩子的发展呈现方方面面,父母只是一个引路人,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每个人都不同的,每个父母都在吸取别人的教育经验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就有了“虎妈狼爸”。有格局的父母会把教育方向往孩子的兴趣方面领,让其自己领悟和学习。教孩子注意不要犯大错,小错去试,然后才教导,让孩子自己认知事物的好坏和记忆。虽然每个父母在教育的时候都会犯错(低估了自己孩子的本事),所以有时候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有矛盾。最后会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化解。
父母的格局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就像一个公司它的战略的好坏和执行,对一个公司的成长一样的影响。一开始都是在初期就已经有了结局。
简宝玉分享会日更写作打卡第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