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8月13日

4.23: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文:孔子说:“严于律己,就会少犯错误。”

解读:1、孔子是说一个人对自己要求严格点,对自己有些约束,做事谨慎,这样犯错的可能性会少,但不是说就不会犯错,只是相对那些对自己不严格要求,奢侈、放荡、纵容的人要少的多。

         都说人无完人,但自己可以用一些标准,或者说自己给自己设定的道德底线、做事底线等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至少能降低做错事的几率。

         另一方面让我想到了“自律”。自律就是对自己的一种约束。自律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人。

2、我们对自己的约束,也不能太过,也要达到一个让自己相对舒服的境界。凡事不能太过,毕竟过犹不及。

3、有另一种解释是:君子一定要说到做到。但孔子对不讲道义的人不会说到做到。


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应当言谈简洁,行动敏捷。”

解读:孔子认为真正的君子是一个少说多做,做实事的人;是一个行动派。正如清华的校风说的“行胜于言”。天天光讨论、不如干起来;少一些高谈阔论,多一些实践精神。

         记得小时候听相声,总会听到“光说不练假把式”这句话。天天光动嘴,不如行动起来,只有行动起来才能看到结果、看到希望。凡事都不能只说不做,凭空想象。



4.25: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高尚的人不会孤独,必有志同道合者前来相认。”

解读:这句话让我想到了现在非常流行的一句话“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每个有人格魅力的人他肯定有良好的品德、基本的道德标准,才能“吸引”更多人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谁也没听说过被某个人的“自私自利”、“不讲诚信”所折服的。所以拥有良好品德的人永远不会孤单。



4.26: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文: 子游说:“老在领导面前套近乎,早晚会自取其辱;老和朋友黏在一起,早晚会变得疏远。”

数同硕:多次,反复

解读:人和人之间相处也要有度,要有一定的距离、要给彼此一定的空间。如果太近,就会容易使对方不舒服。就像之前讲的,过分的接近、套近乎就会变成谄媚、或者被别人理解为“居心不良”。而当你因此失去自我的时候,也会被别人看不起,甚至会让别人“得寸进尺”。每个人都要保持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对待周围的人也要有合适的距离,让彼此都非常舒服。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鑫雅怡阅读 3,073评论 0 0
  • 《学而篇》十四——十六 十四、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鑫雅怡阅读 2,713评论 0 0
  • 4.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上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解读:1、孔子所要表达的是...
    鑫雅怡阅读 1,638评论 0 0
  • 4.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孔子说:“与同品德高尚的人为邻是最好不过的事。选住址时都不考...
    鑫雅怡阅读 2,415评论 0 0
  • 4.4: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一旦把“求仁”树立为自己的理想,那就不会为非作歹。...
    鑫雅怡阅读 3,15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