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贫富差距(一)

        很难得,因为各种原因,今年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家里了。慈溪市山海村,一个不起眼的农村,在镇里算是最落后的一个村庄,生于斯,长于斯,每次走在路上都会遇到认识的人,都要叫上几声,论辈分而定。最近给我感受最深的,还是贫富差距,无论是本村内,还是跟镇上几个村相比较,都有很大的裂痕,而我算是幸运的,小时候苦点,长大了家里有点起色,买了房,有了车,日子好过了些。但是,还有很多没有能力改善生活条件的,有的是因为懒,有的是因为家里的变故,有的是因为机遇不够等等各种原因导致没能突破原有的生活,或者有的努力过了,最后还是没有成功的,记得我们父辈那辈是六几年出生的,到八九十年代者正是改革开放最为浓烈的时期,只要那时候想干,有冲劲,没有人是做不起来的,特别在城市,在农村相对弱一些,但多多少少也影响到了,我记得五六岁之前都是石子路,八九岁之后基本都已变成水泥路,但是二十年之后的今天,贫富差距还是在不断在拉大,上升空间不断缩小,尤其是在农村没有知识上了年纪的人来说,阶层固化了。说好的富一部分人再带动一部分人致富的呢,很多人在自己富了以后就不断的被利益所驱使(以前年少无知,自己也被这种观念所洗脑),而很少顾及周围,同社区的弱势群体。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今年我家一个从贵州来的车床工,我们都叫他小吴,有两个女儿,父亲没了,一家人都在一个低矮的房子里,五口人,现在他自己跟他母亲都在我家工作,前几天因为太热睡不着觉,白天精力不集中,直到前天买了空调,整个精神状态就好很多,有时候我跟他聊天(因为跟我同龄,聊得来),发现他也是个很乐观的人,人也肉肉的,力气特别大。其实在这里工资并不低,大概一月休息四天也有将近四千的样子,但是每个月开销太大,房租,孩子的奶粉费,零食费,一家人的日常生活开销,还有杂七杂八的费用,算下来也没剩多少了,有时候如果家里有事,又要回去一趟,花去几千。有时候我会跟他开玩笑,说是如果你不在这里干了,你回去哪?他说都可以啊,外面累了,就回家。想想挺心酸的,他十几岁出来打工了,去过上海,去过宁波,四处奔波,到后来结婚生子,在一个地方安家,也可以说是一个移动的家。

        因为我家是开厂的,有几个是外省来的,很多年了,都有了小孩,但是他们在慈溪农村都没有归属感,上的是农民工子女的学校,住的是当地人出租的房子,受到的歧视很多,但是他们也都希望在这个地方安家落户,但是有时候不是他们不行,是外界条件不允许,政策不允许,当地人不求上进,自暴自弃的没办法,但是这些外省人来这里打工的都是一些能吃苦,有头脑的,不想依附于老家的一些生活而出门来闯荡,而你把上升空间帮他阻断了,把他的孩子的学习给不公平待遇了,我想这个所谓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社会怎么会成型呢?歧视,不公,不平等,都是弱势群体所遭遇的日常生活的打击....记得几年前,我在苏州的一家国际青旅工作,当时来了个宁波人,市区那边的,同事给我介绍说我也是宁波人,那个人很随性的问了声,宁波哪的,我说慈溪的,她冷冷的说了一句那是属于郊区了,我当时就心想着你这么小眼界,走遍世界都会局限在宁波市区范围内的(当然这是气话)。这个故事看似跟我说的主题无关,其实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每个人都有以上宁波大妈的这种观点,我想城市歧视农村,有钱的歧视少钱的,少钱的歧视没钱,本地人歧视外来人,这些都有存在,等歧视的那些人有了权,当了官,无论是村官,还是老师,医生,律师,这些带有歧视性色彩的因素都会深深地刻在脑子里,无法抹去,而且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这其实不是自信的表现,恰恰是中国特有的自卑感在作祟。

        贫富差距,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如何消除,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任何人都不会置身其外,且任重道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年的讲究,不知从何时我们身为女儿的孩子也可以在娘家过年!乡下习俗,种种都是这个不许,那个不能。 我有个姑...
    b77ffcdcfdfa阅读 2,286评论 0 0
  • 李笑来昨日专栏说: 价值观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命运。 那么,什么决定价值观? 价值观由人生观决定,人生观由世界观决定...
    黄虎阅读 5,717评论 3 5
  • 粥是亚洲人早餐的最爱,潮汕人喜欢喝海鲜粥,东北人爱喝大米粥吴越人管这叫白粥,我妈妈说往上数多半个世纪,山东老家坐月...
    钟西贝阅读 5,141评论 4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