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无一物:修心修善才能见道心性的本来面貌

本文是西语如斯老师的聊天集合(故逻辑稍不连贯)



★“本来无一物”出自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菩提偈》。

原文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其中“本来无一物”,讲的是我们心性本来的面貌。

说明惠能大师此时已经见道了。


但没有见道的我们,心性却已经不是本来的样子,

所以我们的心并不是“无一物”的,

我们已经沾染了人世的各种恶习。

如果不勤修,就恢复不到本来的面貌。


★您在好多帖子中都提到从开始修心到见道需要一纪时间。意思是不是,天资再高,至少也需要一纪时间?

答:天资高只能说容易修对。

修不对的根本连个时间限定都没有。



★您可以再细致的说一下“愿力”吗?

答:那打个比方:我的愿力就是发誓要做一个很好很好的人,所以我豪不懈怠的往这方面努力。

如果发愿朝一个方向努力,那么进步会很快。这就是愿力的力量。


★将自己往好人这个方面做的越细致越好,慈悲忍耐。修到半点怨念都冒不出来,或者冒出来能立马惊觉。



如今 多少年过去了,

爱,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爱亲人,以至于爱天下万物。


爱之法则乃世间最有力量的法则,

在爱中生活,

一切皆如你想象,

因为你已经在最强频率上,

最高的层次中,


试着去感受吧。

世间最有力量的法则




将自己的往好人这个方面做得越细致越好,慈悲忍耐。


★修到半点怨念都不冒出来,或者冒出来能立马惊觉。


一开始忍的时候是对自己的内心使劲,

冷静下来之后再重新整理事情的,

然后考虑该怎么解决。


★不计较也是爱,只是爱的程度不一样。


★修心还是红尘中快,

踏踏实实的修行不一定离开红尘。



★我以前对宝宝的口头语是:你总是这样。

后来被宝宝指出。我就觉得这是人身攻击,

所以每次想这样说的时候就惭愧,也内疚,

因为内疚就改得很快。


★我的孩子晚睡曾经是我的一个心结,怕她生病 怕她熬夜身体不好,所以总是不断的提醒她,这样她烦我也烦,可是就是不能不管,觉得她晚睡对她身体不好就让自己感到焦虑。


后来从南方呆了半年以后回来、我突然发现,如果我不在她身边其实我根本不知道她有没有早睡这个问题,既然这样我就当自己没有在她身边。


然后又想明白一个问题,假如她能活到八十岁,因为晚睡让身体活到78岁,少活几年无所谓的,我们修行人最看得透生死的。


想明白这两个问题,就不会再管这件事情了。当然如果氛围好的时候说一说,毕竟习惯这个固有的思维,就是要早睡的思维。


反正后来再也不纠结这个问题了。

不是不爱了,就是想通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对吧。就是这个转念太重要了。



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每一个人。



★有人性子慢,有人性子急。

性子急的不发泄在别人身上就是在修心。


★说话是自己的喜怒所致,不然你静心想一下,到底有什么事是真正需要我们去说的。


其实真正需要我们去指责的东西不多的,

说与不说都是我们自己的习性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你看不惯的,

或许不是别人的错,

而是不符合你的习性。


★慢慢说服自己,时间长了就会变得淡泊从容了。


★修得久了就淡泊了,情绪会慢慢也平淡。


★反思到自己错了的时候,通常都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知道不应该,就已经知道了应该怎么做。



★现在我都告诉宝宝不要任性的对待别人,

将来是会后悔的,后悔的时候是很痛苦的。


真正实修过的人,没有人敢说自己干净的。

善人只看见自己的恶,(俗世中人才看见自己的各种善)。


★好好修善,

等无善无恶的时候,就是空了。

描述都描述不来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