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的氢化工艺早期被认为是食品工业的奇迹,氢化后的植物油消除了部分不饱和双键,变成类似猪油牛油的半固态形式,性质更趋向于稳定。相对于液态的植物油,氢化后的植物油用于食品加工有利于食品成型,延长了商品的货架期,相对于动物油来说它也更加廉价,是现代食品工业的进步。
但后来发现,植物油在高温氢化时空间构型会发生变化,诞生了人造反式脂肪酸。人体具备代谢少量反式脂肪酸的能力,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脂肪和乳制品中也存在少量的天然反式脂肪酸。但当反式脂肪酸供能占到人体每日能量来源的4%时,会显示出增加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的效果;当达到5%-6%时会显示出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具有保护作用的脂蛋白)的作用。深入研究发现过量反式脂肪酸会导致肥胖,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大脑认知功能等。
哪些食物含有反式脂肪酸需要我们警惕?食物的配料表中含有氢化植物油、人造黄油、人造奶油、植物奶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都需要我们注意,常见的食物有奶茶粉、饼干、方便面、泡芙、薄脆饼、沙拉酱、冰淇淋、薯片等等。为什么我们在很多食品的配料表中可以见到上述成分,但是这些食品仍然宣称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呢?因为我国目前现行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注明反式脂肪酸含量≤0.3g/100g,可以宣称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建议人体每日反式脂肪酸供能比应小于人体总的1%,按照2000kcal每日能量供应来说反式脂肪酸总摄入量应<2.2g。值得庆幸的是,目前我国人群平均每日反式脂肪酸供能比仅为0.16%,低于上述要求,也普遍低于西方国家的摄入水平。但这个数据是人群平均水平,对于那些酷爱上面提到的零食和加工食品的小伙伴,还是应该提高警惕,不要拖大家的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