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工智能是模拟人的神经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那么AI会不会有意识?

如果人工智能是模拟人的神经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那么AI会不会有意识?

以从业者的角度来说,虽然深度学习中使用了大量的数学运算,来模拟人的神经单元活动,但是毕竟不是人。

1.人工智能目前面临的计算力还是有限的,虽然目前的计算力已经很高了(比如太湖之光),虽然太湖之光不可能用于AI计算,哈哈,但是真的做不到很好的模拟人的神经活动。所以目前大多数人工智能应用看上去光鲜亮丽,无所不能,其实只是在一个很小的领域里显得“无所不能”而已,而且计算力成分很高,很多效果好的应用普通人根本用不上。


2.虽然人工智能用了很多数学的方法在运算,在模拟人的判断,但恕我直言,目前的深度学习技术大多数只是模拟了记忆,即使有一些高大上的应用,那也是利用了大量的人类知识。虽然,在某些判断上超过人类,但他也只是建立在人的认知基础上。一旦脱离了人的认知,他是不可能自己创造知识并学习的。

比如,以当前的视觉和多模态任务为例,一个兔子出现在城市,你能判断它是兔子,而高精度人工智能则会因为环境因素(城市里不可能出现自由的兔子)认为它是兔子玩偶,低精度的人工智能能识别兔子但它认为所有兔子玩偶也是兔子,对于深度学习技术来说,环境的界限和真实生物的形态是很难区分的。但是人类就是能知道这是不是一只兔子。

3.最近chatgpt很火,你能和他聊天,看起来啥都能聊,甚至还能跟你谈感情(一个关于微软的新闻,不知真假),但是你让他写个论文,它也不是不能写,问题在于几万字的文章逻辑文字都不过关。你再多聊聊,多轮对话,它都不知道你开始问的啥了,甚至于聊的多了你都能发现他逻辑开始混乱。目前这还是已知最好的人工智能应用。看起来有意识,但是很难有独立的意识。


总的来说,他没有创新性,计算力也达不到让他有意识的能力,除此之外,数学的近似运算和概率问题还是会产生不确定性。深度学习模型还不够完善,所以现在人工智能还不可能有意识,也不安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