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所以,当我看到《追风筝的人》时,我并没有期待那是一个平静,生动,春乱花开,鸟语花香一样的故事。但,它足够感人,足够发人深省。纵相隔多年,相离万里,可依旧有很多让我们产生共鸣的东西。
文中,阿米尔和哈桑似乎情同手足。有人疑惑他们是否是真正的朋友。这点怀疑,我不敢否认,他们要成为真正的朋友,这之间有太多的羁绊。一个是主人,另一个是仆人;一个是普什图,另一个是哈扎拉;一个是逊尼派,另一个是什叶派。这都是那个社会贴在他们身上的标签,让他们在完全成为朋友更加困难。他们总是并肩而行,每当阿米尔被人欺负的时候,哈桑总是义无反顾的站出来保护,很多人说这是哈桑天生的奴性,这太过决然,哈桑的那种保护,还是应该有一些友谊在里面,不过,我实在不能确定那是否全是友谊。
但,友谊总归还是有的。
阿米尔曾问哈桑为什么确定自己一定会知道被切断绳线的风筝掉落在哪里,哈桑肯定的对阿米尔说,“我就是知道”,然后反问,我什么时候骗过你。阿米尔轻声说,我怎么知道有没有骗过我。哈桑发誓,为了你,我宁可啃烂泥。阿米尔进一步确定,你真的会为我啃烂泥?哈桑坚定的说,我肯定,然后又说,但是你又怎么能忍心让我啃烂泥。
我们每个人心中那个潮湿的童年印象,总是和自己最亲密的伙伴,席地而坐,互相盟誓,发誓为对方,甘愿上刀山下火海。就如同哈桑洋溢着笑脸对阿米尔说的那样:为你,千千万万遍。
友谊不够坚定。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当阿米尔在看到哈桑被大一些的孩子欺负甚至猥亵的时候,他选择沉默和逃避;与此同时,哈桑却为了阿米尔的风筝坚定不动摇的和对手较量,对手残忍的揭示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主仆关系,哈桑大声反驳说两个人是朋友。躲在角落里不敢出现的阿米尔听到这句话不但没有一点激励也没有丝毫感动。
这些也是后面那个悲剧发生的原因,生性懦弱的阿米尔,那个社会在或多或少的告诉着他,一个主人是不应该为了一个仆人站出来的。主人没必要为仆人勉强自己。
这也是那个社会甚至这个社会的巨大诟病,每个人都有一个标签,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地位。这也给了我们许多理由,“我们总喜欢给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释自己的懦弱,总是自欺欺人的去相信那些美丽的谎言,总是去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总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实总是,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坦然面对那些罪恶,给自己心灵予救赎。“
哪怕后来,阿米尔为了自己的罪过去救赎,那也是因为自己知道了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如果,阿米尔不知道这个结果,他内心除了后悔,也不会去实际上做些什么吧。
社会上总会有一些好或不好,正确与不正确,这无法摒弃,剔除,这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人看到了那些不好,不正确,却没有发现。到那个时候,这个社会就真正无救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内特,我平凡的双眼看到了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