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家中排行老大,那个年代,姥爷是老农民,有五个孩子。老大通常都是帮忙照顾弟弟妹妹。本来有机会上学,可是懂事的妈妈把机会让给了二姨。人们都说家长排行老二的,都很精明,确实是这样,二姨就是这样的人。用姥姥的话来说“二贼头”。家里上上下下的活都是妈妈帮衬着姥姥干,二姨一到干活时就头疼。舅舅们都是相差一岁。
到了出嫁的年龄,姥姥哭着舍不得妈妈嫁出去。幸好,妈妈找到了爸爸一家人算是当时的大户人家,比姥爷的家境要好。可是,从小受苦命的妈妈还是摆脱不了干活的的命运。妈妈从小心灵手巧,做着一手好针线活。结婚时,妈妈只向婆家要了一台缝纫机。刚开始,哥哥没出生时,妈妈给人家做衣服来养家糊口,养活一大家子,爸爸家还有姑姑和三叔,挣下的钱都要上交给奶奶,没有自己支配的权力。哥哥出生以后,家里的花销日益大了起来,妈妈的活也接的不多了。和爸爸商量后决定和奶奶分家,自己单过,想要卖衣服。奶奶死活不同意,说分了家他们就没法过下去了,并且背后鼓动爷爷不同意分家。爸爸从小就怕爷爷,爷爷说出的话家里的人必须无条件执行。后来,妈妈说还是分了家。
随着日子过的越来越富裕,妈妈置办了组合柜,并且买了电视,整个一个巷子,我家是第一个有电视的人家。邻居们一到晚饭后纷纷赶往我家看电视。虽说买了电视,但一直都在奶奶家放着,妈妈说:“想看过去看就行了,老人们晚上觉少。”没过几年,爷爷失去了劳动能力,这个家就是爸爸来支撑着,三叔该娶媳妇了,姑姑该嫁人了。压力都在爸爸妈妈身上。妈妈和爸爸商量后决定卖鞋。(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