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诗词中熔铸的家国情怀如同黄钟大吕,激荡起跨越千年的巨大回响。在这个粽叶飘香的时节,让我们重温《楚辞离骚》,感悟家国情怀。
厚植“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怀。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与灾难抗争、与命运搏击的奋斗史。巍峨绵延的万里长城、造福一方的都江堰、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书写着中华民族的勤劳与智慧,也见证着在挑战面前不屈不挠、胼手胝足的拼搏与凝聚。“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在中华民族每一个存亡之秋、危难关头,都有毁家纾难、精忠报国的人挺身而出,都有先忧后乐、心系百姓的人奔走呼号,都有身虽平凡、亦足奋勇的人当职尽责。他们的名字大多已尘封在历史的记忆里,他们的事业却在一代代人的接力传承中,交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上。奋斗的人们最美丽,奋斗的国家正青春。作为基层干部更应该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用坚韧和行动守卫我们的国、守护我们的家。
永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民本初心。一点一滴见初心,一枝一叶总关情。屈原身居庙堂而心忧天下,他认为“美政”的核心是“德政”,“德政”的核心是“民本”。只有以民为本,百姓才能安居。领导干部要拥抱一颗为人民做事情的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弘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求索精神。初心如磐,信仰如山。信仰是在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选择和取舍中,凝练而成的一种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崇高精神。筑牢信仰之基,领导干部要强化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用永不叛党的忠诚坚守信仰高地,把它体现到一言一行中,化作砥砺奋进的实际行动。要锤炼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要坚守个人干净的政治本色、要强化敢于担当的政治责任。要把对党的绝对忠诚作为矢志不渝坚守的政治灵魂,体现到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上,体现到为民服务、无私奉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