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书籍,翻出了一本名为《象棋开局与布局精要》的书。这本书买了差不多十年了,那时我还在读高中。我喜欢和弟弟下象棋,但是我的水平一般,应该算是业余吧。所以打算买本书,回来学习一下,提高一下棋艺。于是一个周末,我就去新华书店买了这本书。
可惜,这本书买回来后,并没有让我的棋艺有所提高。书中主要介绍各种布局,以及布局技巧。每介绍一个布局,都有一个局例。局例开始有一张图片,下方配有棋谱,有些回合会进行讲解,为什么这样走棋,以及巧妙之处等。棋艺没有进步的原因,我归纳了一下有一下几点:1、仅凭,开始一张图片,按照棋谱来,想象每一步怎么走,回合多了就记不清了(毕竟没有象棋大师那般好的想象力)。用象棋摆的话,每次都要摆,自己有嫌麻烦。所以只是看了其中几例,书就没有看过了;2、光是按棋谱来走,不进行思考,演变,总结。以至于看过,或许摆出来按棋谱走一遍就忘记了。3、记忆和想象力有所欠缺,不能记住每一步,不能对走过的棋进行复原。虽然棋艺没有进步,但是我也学会了怎么看棋谱,知道了一些布局的方法,如顺手炮、列手炮、当头炮等。
我是从初中的时候才开始学会下象棋的。那时候我家有好几样棋,飞行棋、斗兽棋、跳棋、五子棋、军棋。我和当时读二年级的弟弟,一有空就下棋,切磋棋艺。有一天,我们在家里讨论我们会玩什么棋时,我们一致认为我们应该什么棋都要会玩,这样既对自己有好处又可以和别人炫耀我们会的棋多。于是我们就想还有什么棋我们不会,当时我们知道的棋也不多。除了前面介绍的,就剩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还有围棋了。后来我们就去街上的文具店,买了中国象棋还有围棋。当时文具店没有国际象棋卖。
之后在爸爸的教导下,学会了中国象棋,知道了一些棋子的走法和规则。我挺佩服我弟弟的,二年级就学会了下象棋,当时甚至现在,二年级小学生会下象棋的估计没有多少人。那时我和弟弟,一有空就下象棋,我记得一天最多玩了十几局。当然,我们只是知道规则而已,走棋也不讲究布局和杀招,只是有什么就吃什么。后来,慢慢从学会,马后炮,双重炮,双车错等杀招。学会了中国象棋后,我们在当时的xp系统自带的游戏里,找到了国际象棋游戏。规则也和中国象棋差不多,所以我们玩了不到一天就学会了国际象棋。唯独围棋,至今没有学会,我们只知道把棋子围起来,就可以提子,但是都是乱下一通,根本不会布局和杀招。最后,围棋慢慢地被我们当五子棋来玩了。
关于,象棋我还想到一件有趣的事。就是我们刚学会下棋的那一年,过年时,我们从广东带了我们的象棋回家玩。一次晚上,我和弟弟在下象棋,我爷爷、爸爸还有叔叔在一旁围观。有时候,我们疏忽没有注意看,动错棋时,他们就会在一旁提醒。如“你这样动,你的车不被他的炮打了?”、“下棋要多动脑想一下呀,不要光顾着吃子”。下到最后,眼看我要被弟弟将死了,爷爷就在一旁指点我,我按爷爷的方法走,果然“化险为夷”了,结果在爷爷的指点下,我反败为胜 ,将死了弟弟。弟弟看到自己输了,哭着大声地说:“不算数!要不是爷爷教哥哥,我早就赢了。哼!不玩了!”爷爷他们听了,就哈哈大笑,爷爷说:“你们再重新来一次怎么样?我保证这次不教你们了,让你们自己下。”后来,我和弟弟又下了一次,爷爷他们也没有进行指点。最后,弟弟赢了,他才变得开心起来,刚才的事,也忘到了九霄云外。我之所以记得这件事,是因为弟弟当时虽然才二年级,对输赢就看得那么重了,他当时都哭了。另外我也觉得自己胜之不武,靠爷爷指点才能赢的。从哪以后,我们下去,爷爷他们也没有指点我们怎么走了,最多指出我们因疏忽大意的地方。我也认为靠自己下,落子无悔才能展现自己的真正实力。
后来,弟弟上小学时,报了一个象棋培训班,一到周末就去上课。学了一年,和我这个没有上过培训班的人比起来,强多了。那以后,我和弟弟下棋,大多数时候都是他赢。再后来弟都嫌我太弱了,加上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普及,我们好久没有下过棋了。我知道就算下,我也不一定赢得了他。
今天,翻出了这本象棋书,我想,我有空的时候要好好拿出来研究一下,每次学一点,总会有所进步。这也算是为了实现当初买这本书时,希望棋艺有所提高这个愿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