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7博士真题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7年博士生入学考试题


国际关系史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同样类型的战争吗?为什么?


2、试分析冷战后期苏联是怎样一步步走向劣势的?




美国外交政策与实践


1、试述威尔逊主义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


2、冷战后美国为什么要保持和加强日美同盟?


3、克林顿和小布什外交政策有何异同?




相关知识点:


一、时代的折射


世界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美国霸主地位日显衰落,美苏关系从冷战转为缓和,欧洲出现经济复苏和政治联合,日本实现经济起飞,直到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经济关系中从战后一国主导到多国调节的过程和国际政治关系中从两极走向多极的发展过程同时得到加速,这一时代背景使国际合作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潮流。国际关系的合作理论正是对这一时代根本特征的折射。


二、基欧汉的“霸权后合作论”


该理论由罗伯特·基欧汉在《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斗争》中提出。


针对美国昔日霸主地位的丧失和现实政策与战略的调整,基欧汉强调说“最关键的问题是组织好在霸权不复存在条件下的合作,即霸权后合作”。


三、奥伊等人的“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论”


该理论主要反映在肯尼思·奥伊主编的《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一书中,他们指出,战后国际关系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世界范围的无政府状态的实质仍未改变,国际社会处于令人不满的但又无可奈何的无政府状态中,因此,当务之急是寻找在无政府状态下国际合作的新途径和新形式。他们认为,无政府状态下合作实际上是霸权后合作的重要补充和发展,而霸权后合作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


四、阿克塞尔罗德的“合作模式论”与海伦·米尔纳的“国家间合作理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141评论 0 4
  • 公元:2019年11月28日19时42分农历:二零一九年 十一月 初三日 戌时干支:己亥乙亥己巳甲戌当月节气:立冬...
    石放阅读 6,952评论 0 2
  • 昨天考过了阿里规范,心里舒坦了好多,敲代码也犹如神助。早早完成工作回家喽
    常亚星阅读 3,064评论 0 1
  •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
    生姜牛奶泡腾片阅读 1,626评论 0 1
  • 追星逐渐从心理上的偏好转向致力于打榜花钱的形式主义,明星信息的公开化与非法售卖也导致私生饭等盲目甚至变性的行...
    黑彧阅读 1,669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