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职场中做类似乙方的角色的,像我之前做产品所在的部门属于比较核心的基础业务,做好我们业务的主要目的是给C端业务赋能,所以天天在和甲方爸爸C端业务部门沟(si)通(bi)。
作为一个产品,之前我是不太善于也不太喜欢和其他人争执的,但是步入职场后发现,天啊,争执无处不在,尤其在涉及跨部门合作沟通的时候,让我真心很心累。这几天看到一篇唐大写的文章,觉得很戳我,就点进去看了看,感觉还是有点道理。唐大原文可戳:https://mp.weixin.qq.com/s/rn4fD9AZzjOw9xngRIoidw。
常见的业务部门推动需求套路有以下三种:
1)这是公司战略级项目,老板很重视、市场很大、行业竞争激烈,摆在我们面前的窗口期很短。所以,赶紧做吧。
2)这个功能对我们开展业务非常重要,一线人员等着产品上线好干活。所以,赶紧做吧。
3)竞争对手已经走在我们前面了,他们早就上线了这个功能,还不做,我们就处于行业弱势地位,老板怪罪下来谁来担。所以,赶紧做吧。
所以,你说是不是很心累,作为一个给C端业务赋能的基础业务,听到业务这么说,除了做,好像确实也没其他办法了。自己感觉很被动就算了,最扎心的是,没做成还要甩锅给你,说是因为你们基础业务没做好,产品能力没跟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然而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的?
1)业务侧需求模糊,对业务场景以及要解决的问题描述不清,提出的方案既紧急又重要但又不解决具体问题。
2)需求变更频繁,因为第一点的问题导致产品技术开发周期紊乱,无法按时交付产品。
3)总是拿行业、市场、业务说事,并以此作为自己推需求的尚方宝剑,使得你无法拒绝。
这些情况应该很多人都遇到过,唐大给出的解释是:
在我看来,主要原因就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尤其是在产品团队缺失基本必要信息的情况下,进而无法对客观事实作出准确判断和决策。说得通俗点,人家知道的你不知道,你知道的人家全知道,人家就靠这个拿捏你。
原因找到了,那么怎么破局呢?唐大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在团队内对新业务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学习,尤其是针对业务知识的补充以及市场竞争情况的摸底,做到大信息面的统一。当然,产品团队的老大在这个环节里需要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理解高层意图并转化给团队理解,另一方面为团队建立全局信息的上下文环境。
其次,对于需求的判断和落地要有足够的支撑依据,那种一句话需求大概率是会烂尾的。所谓的依据,无非就是逻辑支撑。谁也没法证明逻辑最后是否正确,但凭逻辑做需求和凭感觉做需求,完全是两码事。同时,需要制定一套需求提报和落地机制,并且和业务团队取得共识。
最重要的一点,凡事落到纸面上。任何关于需求的决策过程、逻辑支撑、成本、时间周期等,都得落到纸面上,而且要想办法把这些信息的覆盖范围最大化,让利益相关人都知道。
所以,为了不背锅,还是得自身功课先做足。如果产品掌握的信息落后于业务,那被拿捏也是很正常的事。反过来,产品其实更具备拿捏业务的优势。毕竟,产品和技术才是最终操刀者。
当初自己工作中频繁遇到的难题也在唐大的文章里得到了解答,十分感谢唐大~所以平常有空多看看书啊文章啊,还是很有好处的~也希望自己这篇文章发出来能帮助到和我遇到一样困境的小伙伴们~
老规矩,最后一段是同步自己的求职进展。上周五有3个hr联系我看简历,已经投出去了,果不其然有一位hr问起了我gap 1年的事情,我也大致解答了原因,不知道后续怎么样~ 计划是下周一如果没人约我面试我就再投几个,感觉是产品leader直接联系我的会更靠谱一点,还在考虑要不要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