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些人称为“垃圾人”,有些不够礼貌。但为了给自己提个醒,表明个态度,还是这么称呼着吧。
哪些是垃圾人?我首先想到的是“一场口哨引发的惨案”,——一个小小的口哨,一个“理直气壮”地质问,最后酿出血案。
而这不是个案,在百度输入“口哨引发的惨案”,可以搜索到很多类似新闻。
在百度输入“口角引发的惨案”,也可以搜索到很多因为一言不合就引发的场面失控的惨案。
为了美观,我就不上图了,大家肯定也对类似新闻不陌生了。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身上积攒了太多的负能量,像个气球一样,越攒越大,一直大到即将爆裂的极限。这时候,但凡接触有一丝尖锐的东西,就一泻千里,不可控制。所谓口哨事件,所谓几句口角,就是那引发的导火索。
不在于事件大小,关键在于这种人,咱们惹不起,更无需惹!
记得我上中学时,学校里的男同学时不时就会打架。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打架,即便是打赢了,自己身上也免不了要吃几拳挨几脚的。想想那痛,是真不想打架。
但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被别人欺负到头上,颜面扫地,羞愤难当,那到底打还是不打呢?打,会很痛还不一定能赢,还有可能被学校处罚;不打,太窝囊了,特别是对于男孩子,以后还怎么见人呢。
等我上了大学,血气方刚的男同学们也经常会因为些些小事大打出手。对于被辱骂或被羞辱时,应该打还是不打,我仍然没有找到一个答案。
工作以后,很少再见到周边的人有打架的了,但关于打架的新闻倒是不绝于耳。
虽然我心中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但由于趋吉避凶的本能,我习惯性地会选择隐忍,更何况我还是一个女人。
如今,我们把“口哨引发的惨案”这类案件进行分析,会发现卷入其中的人大多是负能量爆棚的人。与这种人碰,相当于拿自己这块“翡翠”去碰又臭又硬的“石头”,不值当。与这种人计较,也不值当。挥一挥手,挥去那污言秽语,挥去那所谓的羞辱,不带走一丝负能量。打一个比方就是:如果我们走在大街上被疯狗咬了,难道我们还要咬回去吗?
如果没有找到答案,只是一味隐忍,那是屈辱的隐忍。而找到了答案,这时的转身,便是智者般的宽宏和洒脱。
大人的社会如此,其实孩子的社会也是如此。小孩子在一起玩耍时,难免会遇到蛮不讲理、毫无规则的熊孩子。
我们生活圈里曾经有一个特别爱打人的男孩子,他背后还有一个擅长吵架占便宜的妈妈撑腰。当一开始我儿子被打时,我们給他出了很多主意,比如怎么和平相处之类,甚至包括打回去。
后来,我们想通了:这是一个熊孩子,长大以后很可能继续熊着,是一个破坏性强的负能量体,最好的方法就是离他远远的。这不是害怕,不是妥协,不是屈辱,而是不值当。
上次我们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时,工作人员对我们很是敷衍,我先生担心我和孩子们长时间飞行会坐得不舒服,就极力要求工作人员给我们安排前排的位置。
我看到双方要争执起来的样子,我连忙说:“不然就这样凑合一下吧。”我先生没听我的,继续和工作人员争取更好的座位安排。
之前一直声称没有多余位置和没有权限的工作人员,不得不认真对待我们的事情,拨打电话确认座位解锁事宜,最后给我们安排了前排的位置。
事后,我先生说:“在机场柜台合理合法争取一些更好的权益,又不是在夜市、烧烤摊那些不可控的地方,你何必紧张呢。”
惭愧,我难道是过于隐忍了吗?
的确,是隐忍还是挺身而出,对于不同的事、所处的不同环境等,需要有一个分析和衡量的过程,不可一概而论。
如此说来,似乎有些“欺软怕硬”的感觉。即便是被别人说我们“欺软怕硬”,我们也要坚持做对的事情——见到垃圾人掉头就走,遇着文明人可辩解两句。就让莫须有的面子、屈辱等等见鬼去吧。
此正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