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因为疫情停课在家竟一个月了,上个周末老师发起了云见面邀请,咱娃也抽签如愿当上了第一批小主播,终于要跟全班同学云见面了,她很开心,但也有些小紧张,说不知道该分享什么。
可以分享你这一个月都做了哪些事情呢?比如画画,折纸手工,照顾植物宝宝,弹古筝等。show一下做的手工,给同学们演示一下蝴蝶是怎么折好的,这样5-10分钟不就安排好了么。
毕竟你平时可是无数次拿着我的手机有模有样地直播(什么水彩课、手工课、舞蹈课等),你太有经验了,而且平时你老抱怨没有观众,这次全班同学都是你的观众呢,多好的机会,好好玩。
她欣然答应。
妈妈和娃一起趁周末收拾了屋子,整理好玩具,理出了直播台,特别重视地准备好。
到了直播时间,老师宣布今天小主播有四位,出场顺序读完,她是第四位,也就是最后一位出场,好家伙… 她开始不高兴了,撅着嘴,抱着我的胳膊要哭…
我赶紧劝:别别别,最后一位出场说明是老师安排你压轴呢,什么叫压轴,重量级人物才有这待遇~~ 为了吸引更多小观众坚持到最后,比如大人看电视节目、演唱会,什么什么…换各种她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
这才勉强接受,没有给我临阵脱逃。
第一位小姑娘介绍了她心爱的爱莎城堡,我家娃立马要抱自己的城堡来,马上表示要加戏… 任我咋劝都不行。我讲要差异化、不能重复别人的内容云云,不听,哼。
第二位小帅哥介绍了火箭、坦克,专业系数9级,特别酷炫,娃还举手提了问题,虽然声音特别小。我注意到她马上安排了个临时遥控器,难道是看人家男孩子指挥坦克前进、火箭升空了?真是一个应变力超强的演员呀。
第三位小女孩进行了才艺表演,弹钢琴,她又看在眼里,计上心头。
终于要到她了,她去上个小号马上回来开播,也不听我什么多余的建议了…
第一个就介绍爱莎城堡介,安排了遥控亮灯;第二个展示自己串珠做的项链、手链,好多好多呢,我说要准备分享给你的好朋友吗?她说不… 尬不尬,偏偏同学们也开麦说你得分享,她坚持说“我不,谁说我要分享了”…
老母亲我也不知道如何引导了,就让她自由发挥吧,本色出演呀……我就负责镜头对准她。
她突然就冲出去了说,我要弹个古筝,老母亲赶紧拿起手机追过去。
弹完她又回到桌子边,开始教大家折蝴蝶,完了不过瘾,又加戏折了香水瓶。
不知道同学们到底看清没…
接着又要抱起手机去房间,被我给拽回来,我提醒主播时间差不多到了,下次再播。她又伤心。
老师也提醒以后同学们只需要准备自己最擅长最想分享的一样内容即可…
好在屏幕里看到还是有同学在跟折纸的,哈哈,第一次直播总算结束了。
老母亲窘迫地陪伴小主播左右,发现她很容易因为别人的行为来影响自己的决定,这算是竞争、攀比意识吗?还是不自信?在乎别人的看法?觉得你有我也得有,否则呢?我就可能是不够好的,不够优秀的?
我自己提前也没有想到,对她的各种加戏比较无奈,但是确实有被触动到。
想了想我也往往是这样子做的选择…深挖背后的信念就是,要力争和别人一样,否则就是不够不好。
不由得感叹,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解决其问题,其实是需要看到自己平时对她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