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印象最深的动物有两个,一个是挤满电线的乌鸦,再一个就是随处可见的流浪猫,其他动物若是没有人溜,很难像这样随意见到了。
刚到日本更在意的还是成排成行落在电线、楼顶上的乌鸦,这种中华文化里不详的黑鸟,无论视觉上还是思维上都是一种冲击。类似的还有看到新开张的店铺门前摆放着亲朋送来的花圈,电话交流的日本人习惯性的对着空气鞠躬,等等。
文化的差异可以慢慢的习惯,看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但社会体系上的距离,透过一些小小的细节却让人哑然好久。
公寓楼下车库里常年盘踞着两只猫,角落里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罐子、盘子,我只猜想可能是房东或者楼里的爱猫人士,可怜这些落魄的家伙,偶尔放些罐头和猫粮改善伙食。我不爱猫,也就懒得再多看一眼。
后来,又遇见一群猫,因为我换了一条绿树成荫的小路去学校,那里大概有六七只。有时会有一两只懒洋洋的窝在路中间晒太阳,更多的时候是在草丛里窜来窜去,晚上回屋还会用渗人的叫声吓唬你。偶尔遇见几个人,把猫从草丛里唤出来,给他们喂食,觉得人本人普遍是爱猫的。
真正在意这些流浪猫,是在一段时间之后,吃腻了日本店里的食物,我开始每天按时回家做饭,于是就遇到了每天按时喂猫的人们。早上常常会遇见一对父女,小女孩上小学的样子,中午晚上通常是好久个人,可能是什么团体。我这才意识到,这些流浪猫如果没人喂,大抵只有被饿死。
日本的大街上是没有一个垃圾桶也看不见一片纸屑的,所有的垃圾都在家里分类装好再投弃,没有垃圾堆没有鱼刺没有骨头没有剩菜残羹,日本的流浪猫只能等着人来喂。
曾多次感叹日本高度完善的社会体系带来的便利,然而竟第一次对这样的社会产生了一丝恐惧。的确,在这样一个一切都井井有条,方方面面都有着一套细致又完善程序的地方,各种服务公平且到位,每个人只需要跟着程序走按着规则来,就能全方位的享受生活。这样的社会体系下,人类占据了所有的资源为自身服务,并将之不断完善趋近完美,高效、节能、循环。
然而当这样一套社会体系建立起来之后,其他的物种似乎只剩下一个选择,成为人类的宠物。成为宠物之后,他们才可以被遛,才有属于自己的活动空间,成为宠物之后他们才有罐头,有整袋的猫粮。否则将被这个逐渐由人类主导的生态系统遗弃。
多少人向往着体制优越体系完善的发达国家,这种向往是否包含着一种一劳永逸的心理,而那些目前看来优越的社会体系究竟是不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我们以自我为中心,把一切都变成人类的附属,到最后我们究竟能不能承担起这样的责任?今天还有机会能喂流浪猫,再以后呢,也许就“牛逼”到没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