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6日 星期四 阴有小雨
晨雾还没散尽,服务台已经挤满人。我按下保温杯开关,热水浇在陈皮普洱上的瞬间,玻璃门被撞得哐当响。穿玫红棉袄的孙阿姨举着病历本冲进来:"小希啊!你说这透析费..."她丈夫蜷在轮椅里,膝盖上放着装CT片的塑料袋还在滴水。
"您先坐。"我把自己的绒面坐垫塞进轮椅,转身从档案柜抽出他们家低保材料。打印机嗡嗡作响时,瞥见蓝乔在会议室门口朝我打手势——她手里那摞红色封皮的党建材料,怕是又要借我们服务台的复印机。
十点整的医疗救助政策宣讲会差点开天窗。正调试投影仪,袁媛突然抱着哭闹的婴儿挤进来:"菜场刘姐被鱼刺卡住喉咙,孩子暂时放这儿!"我把麦克风塞给王煜,他迷彩裤口袋里居然变出个拨浪鼓。台下举着助听器的老人们笑成一片,谁也没发现我后背衬衫已经汗湿。
午休时孟楠拽我去吃砂锅粥。她舀起一勺瑶柱吹了又吹:"昨天你调解的那家烧烤店,今天真把净化器装上了?""路主任盯着呢。"我戳着碗里的芋头块,"倒是他们家服务员小妹,好像没满十六岁..."话没说完,袁玫媚端着餐盘挨过来,计生证明表格从她文件夹里探出头。
下午走访独居老人撞见场心酸戏码。敲开周老师家门时,这个退休语文教授正跪在地上擦油渍,电磁炉还咕嘟着白菜豆腐汤。"小希来得正好!"她举着汤勺指向书架,"快帮我把这些教辅书捐给留守儿童。"我蹲身整理捐赠书籍时,发现她秋裤膝盖处打着同色补丁。回程路上手机震个不停。点开居民群聊,99+消息都在@我咨询慢性病补助。正要回复,跳出来条私信:"姐姐,能帮我开张居住证明吗?"头像是穿二中校服的女孩——是上个月来办孤儿证的小满。我加快脚步往社区赶,雨丝扑在发热的手机屏幕上。
傍晚整理材料时闻到咖啡香。蓝乔倚在门框上晃纸杯:"你男朋友在楼下转第三圈了。"窗外的合欢树下,顾言果然撑着蓝格子伞踱步,怀里揣着的牛皮纸袋透出糖炒栗子热气。我抓起包要跑,被袁媛堵在楼梯口:"明天儿童之家活动的拼图少了两盒!"
终于坐在大排档塑料凳上时,夜市霓虹已经亮起来。顾言把烤茄子往我这边推:"你们社区那个总穿迷彩裤的小哥,刚在隔壁桌教老板娘调监控。"他袖口沾着油画颜料,说今天给学生改画时,总想起我念叨的低保户彩色证件照规定。快吃完时手机突然狂震。养老院发来紧急通知:孙阿姨丈夫今早申请的临时救助批下来了,但住院押金还差两千。我抓着手机要起身,顾言已经扫码结账:"我电动车载你去银行。"夜风掀起他围巾时,我闻见松节油混着糖炒栗子的甜香。
办完事回社区取材料,发现二楼会议室亮着灯。推门看见路远和王煜头碰头盯着监控视频,蓝乔的红色高跟鞋歪倒在打印机旁边。我放下给他们带的奶茶,玻璃窗上划过春雷的闪光。等电梯时碰到袁玫媚抱着计生药具箱。"小希,"她突然压低声音,"那个烧烤店小妹...可能怀孕了。"金属门映出我们凝重的倒影,数字从"3"开始缓缓跳动。
(文章内容根据社区工作内容虚构,由Ai整合,如有雷同实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