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语言,是感化学生心灵不可取代的手段。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灵犀相通的说话艺术。我确信,学校里许多结果很糟糕的冲突,往往是由于教师不善于跟学生说话引起的。
教师个人对学生无与伦比和不可替代的影响,已属老生常谈的真理,然而人们在重复这一真理时却很少意识到,教师在学生面前应当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教师在言谈话语中表现着自己的修养、道德和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
教师跟孩子说话应当是诚挚的。无论何时跟学生说话,都要注意自己说话的方式,我们很多老师在跟学生说话时都喜欢用“禁止、允许、责备”的语气来说话,这是导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直不好的原因,因此,我们要直面学生的内心世界,力求让学生分析自己的某种行为,剖析自己操行中的某种特点,用别人的目光审视自己。
教师应用激励的方法检验自己的教育技巧和自己本人。它能激励学生去创造性地完成各种任务,克服困难,不懈地把意志力量和智慧力量集中于达到某种目标,或激励同学间的相互帮助等等。
教师还应当称赞、表扬学生。常常表扬自己的学生,学生的自尊感就会大大的增强,从而产生做出更好的愿望。
教师要善良,富有同情心,而且应当严格,与懒惰、谎言、伪善和残忍势不两立。
卢梭写道,毁掉一个人的准确方法就是给予他一切,不向他提出任何要求。我们知道给予一个人的愈多,向他索取的也应当愈多。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对社会履行义务,就是要学习和掌握知识,要让学生明白他学习好就是对社会所给予的报答。
回到语言的感化力量: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应当是他的个性、道德、仁爱、善良、诚挚等的反映。总而言之,学生认识人的世界是从教师开始的,显而易见,这就意味着教师是榜样,因此,我们每一个教师随时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