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云仙子
近日,一字不拉地读完了作家林喜乐洋洋洒洒四十万言的长篇小说《解冻》。这部小说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他30多岁时的作品。无论从作者眼界开阔、思维敏锐、视野宏大及其文笔老辣等方面来看,都相当令人震撼,继而钦佩。在此,向长期关注“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作家林喜乐先生学习致敬!
林喜乐的长篇小说《解冻》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描写水流村二十年间的社会历史变迁。
作者从日常生活,也可以说,是从日常琐碎生活及家庭场景切入,为我们展示了水流村这个普通的村庄,从阶级斗争、大锅饭时代到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市场经济时代的巨大历史变迁,着力刻画了在改革开放大潮中乡村的新旧矛盾、意识冲突、思想观念、金钱价值理念、乡风民俗、地域文化的多元变革,楚万担对土地的热爱、坚守、阵痛、眷恋和最终不忍舍弃等方面的真切描写,从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及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彰显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内心沉浮、精神追求及广大农民走向富裕生活的非凡历程,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生动鲜活、丰富多彩、波澜壮阔的农村生活场景及乡情民俗画卷。
读完全书,细细品味,认真思考。在我看来,小说主要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1.
小说地域文化色彩浓郁,对乡村民风民俗的描写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很好地还原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动逼真的农村生活场景,使人身临其境,似乎与形形色色的人物摸打滚爬并生活在了一起。
掩卷沉思,透过书本,仿佛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人物呼之欲出,从书中向读者走来。我们仿佛看到了他们的悲苦与挣扎、心酸与无奈、喜悦与泪水……
2.
小说的结构布局合理。
作者以沉稳冷峻的叙述笔调,描写精妙,扣人心弦;情节舒缓,有张有弛,不紧不慢,从容不迫;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在故事的铺排中,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叠加,人物性格错综复杂。虽然没有大起大合、高潮迭起,但是故事情节、人物的动态走向及命运变化,同样是暗潮汹涌,惊心动魄。
3.
小说细节描写洞察人心,细致入微。
小说极其朴实而真切地还原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的生活风貌、地域习俗、婚丧嫁娶、人性的弱点、人情世故、百味人生等情景,读后击掌赞叹,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描摹状物真实生动,活灵活现,趣味盎然。
小说里有些情节及细节描写,作家着笔十分大胆泼辣,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把对人性的弱点、隐私通过细节的刻画和描写,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比如,对寡妇的心理活动描写,用细致入微的笔触,深入到人物的私密世界,很好地烘托和渲染了人物在漫漫长夜里,内心无法排遣的孤独寂寞和心酸悲苦。使读者的心绪,随着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之沉浮而起伏跳跃。
4.
语言富有特色。地方方言的巧妙使用,为小说增色不少。
小说通过一系列惟妙惟肖的对话描写,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的节奏变化。
尤其是从楚万担一家的生活场景及家庭大小事情的决策等,深刻地反映了农村的现实生活。男人是一家之主,在家庭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女人仅仅处于从属与依附地位,反映出几千年来男权思想的余毒未消,妇女的个性张扬受到压抑和限制。
楚万担的老婆亚花,人精明能干,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家里家外收拾得井井有条,妥妥帖帖。做家务,抚养孩子,里里外外是一把好手。尽管如此,在家里,亚花没有话语权,她的手里没有花一分钱的权利,处处受楚万担的掣肘和管制。连自己买个鞋面布,几块钱的事,都要心思惶惶地张口,伸手向楚万担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而儿媳妇妞娃,年轻,有朝气,有思想,有活力,有闯劲儿。她敢说敢做,遇事有主见,比楚万担的儿子楚立胜有脑子,有时还敢跟公公楚万担争个辩,论个理。是小说中塑造得比较有个性、有眼光的一位新时期女性人物形象。
5.
草蛇灰线,伏笔运用得十分成功。
比如,罗光旭的大女儿思鸽与她家大黄狗的早些有关细节描写,由此,就可以推断出她在后面人物命运的发展变化轨迹,绝对不是一个正常女子的命运。
思鸽也是一个既可怜又可悲的女子。因为父亲罗光旭在监狱服刑,她母亲身心压力巨大,又忙于家务和地里的农活儿,疏于管教孩子。致使她被坏人引诱,失去了节操,从此,一足失成千古恨。最终她离家出走,一路地走了下坡路,把自己的美好人生和个人前程给毁了。可悲可恨,又可怜可叹。
6.
小说中人物命运大起大落。
从小说中看到了人物的变化,看到了现实生活的无常、无奈和心酸,每个人来世上走一趟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除过楚万担、亚花、妞娃,还有娟娟、范友良等人以外,其他的人物都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令人唏嘘不已,又感慨万千。
作者通过《解冻》作为书名,其寓意深远而重大。它不仅仅指季节性的变化,春天来了,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勃勃生机。更寓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生存理念、价值观念等都在悄然地发生着深刻地变化。
社会发展,时代的变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无法阻挡。林喜乐的《解冻》是一部反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改革开放题材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小说,值得人们反复阅读和长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