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虻,我们听你讲》系列博文之三
这个系列博文,是央视的记者们为了纪念陈虻而做。其中有很多陈虻关于创作的真知灼见。这几乎是有志于做好扎实内容的电视人的必修课了。我录在这里,权当是在简书上为自己建的资料库。有缘的你,一起学呀。
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今晚揭晓。
央视主办的这个年度特别节目,从2003年播出首期,至今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
颁奖盛典主持人之一白岩松说::如果问这些年来,央视原创了哪些成功的电视品牌,我想《感动中国》一定可以名列前茅,甚至排名榜首。
这个特别节目的最初创意,或者说“点子”, 来自于陈虻,当时的央视新闻评论部副主任。
白岩松在他那本《幸福了吗》的书中写道:
2008年底,在第七个《感动中国》诞生之前,陈虻英年早逝,引发整个新闻评论部人内心巨大的感情地震。追悼时,人们谈论更多的是他创办的《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但别忘了,还有《感动中国》的最初创意。
陈虻:做电视必须创新,而创新就是永远做那没人做过的事情。你要往上顶,才能顶出一片新天地。
两个可以写进中国电视史的创意,产生的过程,都带有一点传奇性:
1993年11月,陈虻忙于调整《生活空间》的定位,这时非常需要找到一句清晰的标示语。告诉观众《生活空间》这四个字代表了什么。
改版不像创办,节目已经在一天天播出。陈虻说:好比一个饭店一边营业一边装修,当时工作的繁忙程度,是以半个小时十分钟计算时间的。没有更多的时间考虑,只有回到家里睡觉前才有点时间冥思苦想。
有一天,陈虻回到家,累得什么都不想动,迷迷糊糊地就睡着了。半梦半醒之中,脑子里显出来几句不同的话,他下意识地抓起了床头的纸和笔,摸着黑直往纸上划拉。神助似的划到第四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陈虻心里突地一震,整个人当下全醒了。我要得就是这句话!一看表,才凌晨4点。
就是这句标示语,彻底的改变了栏目的方向,普通人从此开始成为电视的主角,历史终于还给了普通人。
《生活空间》第一任制片人梁晓涛在《记住陈虻》一文中说:“这句栏目推广语,不仅表述的是栏目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宣示了一种态度:作为电视人,你如何对待普通人,你如何看待时下的社会,你如何记录你所生活的时代。
陈虻:一个创意的产生,决不仅是个人的灵感,而是各种社会因素的集合。当你想到这个创意的时候, 实际上它已经形成了一个社会需要。
2002年9月的一天下午,陈虻已经出任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部里十几个人在开策划会,讨论应该制作一个怎样的年度人物评选节目?
大家心里没底,因为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物评选太多了,什么‘十大新闻人物’、“年度经济人物”等等,林林总总。如何做出与众不同,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头脑风暴开始。
白岩松在他的书中形容当时的情景:“各种各样的建议被提出,又在越来越多的烟雾中被否决,不是不符合理想,就是不符合操作,或者太没有国情观念。”
一个下午的策划会,开到此时有点山穷水尽疑无路了。振兴、振奋,震撼,各种词汇还在碰撞。陈虻突然提出了一个点子:找好人,评选让人感动的年度新闻人物。
话音落下,一瞬间的沉默。但迅速地,思维的僵局被“感动“两个字打开。陈虻的思想火花,点燃了大家创作的激情,照亮了这个节目的方向。
后来谈到他的思路,他说:一是为了规避一些我们不易过于渲染的新闻人物,推出真正正面的有积极意义的人物;另一方面,我始终认为,一个社会真的需要让人们相信它有某种高尚的东西,然后在让人们在相信的同时,去建立一种生活的信念。
于是对这个节目的定位,陈虻有了一锤定音的总结:“发现这一年中曾经有的一种感动,并把它凝固下来,化为一种力量,在人们心里留下一点关于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的记忆。”
陈虻:每个媒体人,应该有一个自己的标准,也就是我们所要发出一个怎样的声音。
其实陈虻的两个创意,在思想与价值理念上是完全相通的:关注人的命运,关注精神世界,正是他做电视一以贯之的坚守。
陈虻讲过他对《生活空间》的定位所作的两次调整:
第一次,1993年、94年,我们走的是人文教化的路子,表达对每一个人尊重,是那种需要以真切和平等才能体现的尊重。第二次,1996年,我们提出了新的目标:在飞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实现人文关怀,为未来留下一部“由小人物构成的历史”,更强调关注社会变革,关注社会变革影响下的人物命运。
而《感动中国》在最初的设计中,就蕴藏着一个重要的理念:在人格与感动面前,人人平等。这就为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走上这个舞台作了铺垫。
在2003年首播以后举办的研讨会上,陈虻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如果说年度经济人物评选带给人的是一种社会的影响力,那么‘感动中国’带给社会的是一种人格的力量,精神的力量。
他说:在一个市场化、世俗化、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情趣、价值观、认知角度都千差万别,能够引起亿万中国人的关注和共鸣,并在公众中引发群体性的强烈感动的,一定是那些非同寻常的人物和事件,以及他们体现的那种具有非凡感召力和震撼力的精神境界。
〈生活空间〉与〈感动中国〉,两个创意,虽然相隔九年,但创意的生发点:人文情怀、关注草根、记录历史、尤其是记录社会转型期中国人的精神史、心灵史,陈虻给自己确定的职业追求、社会责任始终没有改变。
他常常提醒自己,也提醒大家:不要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
陈虻:我始终相信做节目、办栏目,就像十指捧水, 如果每个指缝间都往下漏,捧起来就会两手空空。同样我们如果在每个制作环节上不抓紧,没有一个基本的质量追求,那么任何思路都不可能成功。
当时,《东方时空》策划组承办了这个特别节目,陈虻直接负责。办公室搬到了南院。参与过这项工作的刘波、何昊,在纪念陈虻的文章中都有过描述:
陈虻主任天天都在和大家讨论节目的内容形态。人物评选活动的程序、标准,颁奖典礼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在一次次的讨论中形成的,VCR、颁奖词的路数、风格,也都是一点点抠出来的。
VCR,即人物短片,陈虻非常重视。他一遍遍的审,编导也是一遍遍的改。一个短片五六分钟,讨论的时间却要半个小时。 “陈主任不仅在总体宏观上有指导,在微观、细节处也给与节目各种灵感”。
与《生活空间》有着同样的叙事风格,《感动中国》回到人性的一种表达,不是概念、不是口号、不用空话套话,白岩松说:“只要放心讲述真正好人的故事,用细节、用情感、用回到土地的质朴来讲述。”
陈虻曾经对这样的叙事风格做过一个比喻:一个人就是一部书,《生活空间》所要做的,就是把这本书翻开,像他的妻子、像他的父亲、像他的朋友一样去读。其结果,一切都将来的最直接、最根本。
那一年,陈虻一有时间就会到《感动中国》小小的办公室来,喜欢坐下来和大家聊天。晚上,大家在办公室啃着鸭脖子,喝着啤酒,有时候也会听上他的侃大山。聊天与侃山的中心内容,是《生活空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陈虻和他的团队,如何选题、如何做节目、如何拍片、编片等等。
“用感性的方式表达,以细节的魅力展示,积聚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用国人的心路历程来见证重大的新闻事件”。对《感动中国》的定位, 陈虻又提出了一个精准的指导性意见。
当年的〈生活空间〉让1000位普通人上了电视,当了主角。〈感动中国〉的十次评选,当选的最大群体也是普通人,超过获奖者的半数。普通人登上国家级颁奖台,接受采访,继续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为这个年度特别节目最大的亮点。
《感动中国》的办公室,黑板上有一行一直没有被擦掉的字:“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北京天寿陵园,陈虻的墓碑上,隽刻着10个大字:“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这句话, 已经成为中国电视事业永恒的创意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