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2日李慧慧分享第398天:摘自《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让孩子爱上学习》[美]德博拉·斯蒂佩克 [美]凯茜·西尔 著
一项针对某市中心城区的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老师鼓励学生自我控制后,考试成绩随之提高。心理学家理查德·德查姆斯在春季对120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了基本技能测试,然后将他们分成两组。在接下来的夏季,他用一周的时间培训了16名教师,这些教师将在下一学年教授其中一组参加过测试的学生,他们学习如何通过帮助学生建立个人目标、记录所学知识和自我评价学习进度来让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另外16名教师没有参加训练,他们的学生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在这些学生六年级结束时德查姆斯又对这12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考试。考试成绩显示,相比之下,经过培训的老师教的孩子的学习能力高于对照组孩子半年左右的水平,更惊人的发现是相对而言受过训的老师教的600个孩子毕业率明显比另一组高。
另一项研究显示就算提供的选择面看上去非常小,也能鼓励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以自由选做六个题中的三个,这样适当的选择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这些能够自由选择的孩子比由实验者规定做哪三个题目的孩子坚持的时间更长,同时表现出对题目有更大的兴趣。
另有其他的研究显示,孩子在家庭中的自主感能够影响孩子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成就。格罗尔尼克和莱恩访问了114位小学生的家长,他们发现有些父母采取较为“民主”的教育方式,比如允许孩子自己决定做作业的方式和时间,或者自己选择做承担哪一项家务劳动。另一些父母则更倾向于通过“贿赂”和奖励来控制孩子。(例如有一个孩子,如果考试得了A,妈妈就奖励健身设备,如果低于C,爸爸就不准他放学后出去玩。)
接下来,研究者请孩子们的老师来给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打分,父母采取民主方式的孩子对作业更感兴趣,考试成绩更高。莱恩解释道:“孩子越觉得受管制,就越不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