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学员聊天的时候说到杨洁篪外长在做工人的时候坚持学习英语,厚积薄发,成为我们每个中国人为之骄傲的外长。学员也分享了他身边发生的真实的事情:
在他上中学的时候,还是80年代,中学老师那可是抱着金饭碗,有了这个编制,很多老师特别是乡村老师也不想再努力了,安安稳稳安度余年就比很多人强了。那时候学校后面有两排校舍,每天放学后,就能看见老师吃完饭坐在校舍门口聊天、打牌。唯独他们的英语老师,每天抱着一本厚厚的书在练口语,英语老师的愿望是要考研究生。其他的老师又酸又排挤,觉得一个村老师,想什么吗,都工作了还那么不切实际。结果两年之后,他的英语老师成了村上第一个研究生。现在也在国家外交部工作。
听了这个故事,除了感叹当时的社会下挑战与机遇之多,又再次感叹坚持学习是一件多么美好又多么难的事情啊!美好在向好的改变可能性很大。难在学习本身是一件极度挑战意志品质的事情;而且这件在公共表态中绝对不会被拒绝的事情,但是当你去做的时候,通常得不到什么支持;并且投入了很多之后,并不能100%保证有向好的改变结果。
我想,如果行为结果是目的地,那么各种学习方法是交通工具的载体,而思考则是导航指南针。想要达到远方,还是先迈出步子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