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述:关键词就是作者想要我们关注到的那些词语,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可能都是围绕着某个词展开,而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可以去寻找这些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有时会隐藏在段落当中,根据段落中的解释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个词的含义。但更多的时候,作者回想方设法让我们注意到这个关键词,比如划线、加黑,或者把某个词单独列出来。
反思1:读书的时候,最经常注意的是作者的哪句话说的话好,画下来,或者抄下来,而对于提炼词语这项工作就几乎没有做过。或者说,自己不清楚怎样查找关键词,自己找出来的只是生僻的词汇,并不是作者想要传达给自己的关键词。一直重视对句子的记录,而没有考虑过词汇的重要性。
反思2:最近读了6、7本书了,一直对做笔记这件事比较痛苦,思维导图画出来,结果拷贝过去就进了印象笔记中,都不需要重新整理,然后再回头看思维导图就发现,思维导图完全没有发挥导图的作用,只是看着“带有结构的笔记”,再拿出来看的时候依然乱糟糟,从侧面看上去貌似就像自己目前的大脑一团浆糊一样。
行动:
1.每阅读一本书找出20-30个关键词;
2.根据关键词,提出三个问题,尝试找出其中的联系;
3.检视阅读文章内容,快速查找每个关键词位置,弄清关键词含义;
4.制作思维导图时,利用关键词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