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台湾之前的一大印记是台湾的有机产业的成熟。每到一个城市,都有几家有机商品的售卖店,并且邻近的农村都有有机农场。大一些的城市还有有机餐厅,而像台北这样的都市,有好几家有机餐厅。但是换到大陆,有机产业严重割裂,迄今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都市甚至找不到一家完全有机的商店,有机餐饮也只是近一两年才冒出偷来一两家。有机农场不少,但是生存状态都不是很好。
最近一位师兄接引为一个素餐厅提供有机食材,缘起是一位法师接管了北京西客站的一家素食餐厅。法师善心善愿希望在接引戒杀的基础上能够引导众生关注健康,关注环保和生态,所以希望能够提供有机的食材,做回归食材本味的加工。师兄找到我,希望能够帮助整合食材。这着实有些为难,因为以餐厅的业态看,素餐本就是小众,而有机素餐更是小众中的小众。我们在辛庄的小小体验餐厅之所以能够运转,因为包含房租,食材价格,调料价格等我们几乎没有核算,而是作为农场市场拓展的一个窗口。即便是大部分有机,甚至自然农耕的食材,50元左右的套餐价格也只有很少的受众。所以深知有机素餐运转的困难。但无论从有机产业的发展角度,还是从消费健康的角度,有机餐厅着实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因为龙泉慈心只能提供半季的食材,难以保障餐厅的需求,所以找了几个熟悉的农场洽商此事。今天去了邻近的一家有机农庄。虽然比不上龙泉慈心的纯粹,但是从大棚里蔬菜生长的状态和农场的综合状态能够感受到农场主的用心。和农场负责种植的农场主弟弟做了简单的沟通和交流,感受到像自然生长的作物一样的朴实。经常说农人的性格决定农场的风貌,并且影响作物的生长和状态。在走过的农场中观察,但凡是朴实的、真挚的、没有欢颜巧语、豪情壮志的,大多是真诚的有机人,带着有机的自然温度。但是,在当下的市场和外部情境下,这些自然的温度遇到的是市场的冰度,所以大多真正的有机人只能在艰难的维持。
由此感受,在自然的温度中,大的气候环境决定了生长的作物的基本特性,对于人的性格特质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现代人习惯了温室对环境的改良,以及各种味觉调配带来的口味刺激,因而食材的感官体验要求自然转向了温室的反季节,同时只要颜值的美感,而不关注内在的营养与健康。久之,带来的是身体的能量下降,免疫失调,引发各种病变。再加上外部社会追名逐利的繁华促动心的频率无法安于一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彼此感受的温度体验不到冰点也无法温暖彼此。自然与社会的温度隔阂,招致人从身体到情感的综合失调。从环境到社会到每个个体自身,这就构成U中提到的自然鸿沟、人际鸿沟和社会鸿沟。
奥托认为,突破这个鸿沟需要每个个体或组织能够跨出组织边界,感受彼此的温度,放弃下载模式,转向未来,看到新的希望,并且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共创。在中国式众筹引领的新商业文明的重建中,也在努力实践通过个体的力量的集合,聚合资源,引动每个个体小目标的实现,实现商业中的彼此温暖。而最近接触的三元社区更是在大的社区和社会的视角,提供一种温暖的社会生态实践的可能。虽然,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的商业成果和社会实践成功案例还是少之又少,但是,只要我们开始向前的路,相信每一分投入的努力,未来一定能够转化成一个火种,照亮并温暖后来者的路。
今天我们做的自然医学众筹图书也是这条路上的一个火种,在社会的鸿沟中,通过图书的链接,让彼此在书的海洋中感受链接的温度;同时通过知识的转化,自我和家庭生态转化的践行带动更多改良小环境自然温度的力量。让心灵和自然的厄尔尼诺转向平衡有序的春夏秋冬,实现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轮回的四季中,守望相助的未来。我想,这会是我们期待的自然的温度——用爱彼此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