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 让每个家长头疼的词,这意味着自己的孩子即将开始反抗自己的意愿。
刚刚读了一篇武志红笔下的叛逆。他说叛逆,只是为了做自己。
叛逆这个词,是从父母,权威和主流的角度来看的,因为父母,权威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行动,而孩子表现出不情愿甚至相反的意思来,于是被他们视为“叛逆”
但是从孩子的角度看,没有叛逆这回事,他们只不过是在想,我的人生我做主罢了。
我从记事到现在,好像没有叛逆过,一切听从父母,非要说个一二三出来,估计就是我的情感路程上从没有听过父母的,妈妈为此操碎了心。
我在上学的时候,没有谈过恋爱,自认为长得超级难看,与男生对视我都觉得自卑,常常低着头在教室的角落里看书,属于存在感超级低的女生,直到开始上班,人生第一次被男生追求,那个小心脏扑通扑通的,我们半年后才正式确定恋爱关系,当然这事我妈妈从来都不知道,这可能就是我叛逆的开始。初恋基本都是无疾而终,可是那份感觉回想起来依然美妙,刚好在叛逆的刺激下,有种莫名的感慨,这不正是青春嘛……之后又认识了一个男生,妈妈各种反对,装过病,去过医院,甚至直接用冷言嘲讽这个男生,我都不在乎,只想跟大人们说
“我的人生我做主”
曾经有个人问我:雨晴,你做过最刺激的事是什么,当时的感受是?
我想到的是偷偷去约会,男朋友骑着摩托车载着我在午夜的街头拉风……等一系列我妈不让我做的事,哈哈哈,我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爽”。
在大人心中的叛逆,在我看来并不是,我只是在做我自己想做的事,就是这么简单,我想做,我长大了,我有思想了,你们不要控制我。
弟弟也到了所谓的叛逆的年纪,妈妈因为怕弟弟出去惹事,把他们锁在家里。
因为怕他们不好好学习,把家里遥控器藏了起来!
因为怕他们沉迷于游戏,一直不给买电脑……把他们这个年纪可以接触到的任何一点点娱乐全部切除,好好学习,才是唯一。我很庆幸,我出生时,家里穷,只要每天帮妈妈做事,就可以任意玩耍,成绩好不好无所谓,所以有了一份弟弟可望不可即的自由。
其实叛逆恰恰说明了,生命力是旺盛的,我知道自己要什么,如果权威,父母,一再的干涉,你是错的,我是为你好,我是对的,你必须听我的,孩子长大后会失去自我,他会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我学习心理学,除了对此有兴趣之外,还想找到那个迷失的自己,我是谁,我来自何方,我将要去哪里。如果我们的叛逆从开始就被尊重,被理解,那么我想这个探索自我的路应该不会变的像现在这么长。
尊重孩子,如果把叛逆看作长大,那孩子的表现是不是略显可爱呢?^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