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面对孩子的哭闹、不礼貌行为,明明知道孩子这么做不对,但总是难以管教。觉得孩子越大越难教育,最后只能用发怒、打骂的方式来管教孩子。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和烦恼,熊孩子不听话,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事事必须满足他,不满足就哭闹,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就是一点用都没有,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前面的文章提到过“孩子被欺负了,应该不应该让孩子打回去”、“最愚蠢的教育方式,莫过于:棍棒底下出孝子”。
遇到孩子不听话,作为家长的我们首先要冷处理,不要意气用事。成人的脾气爆发对孩子来说是风暴级别的灾难!
我们经常说的可塑性,就是在孩子小时候养成的。所以要再孩子小的时候,就要让孩子明白这几个道理:
1、哭是没有用的
孩子一哭闹,家长就没有办法,直接妥协,会让孩子以为认为:“哭闹能让我得到我想要的,所以我要会哭闹”。
孩子越是哭闹,越是要狠下心来,冷静处理,以免孩子长大了也想通过哭闹来得到自己想要的。
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对于原则性的问题,要跟孩子讲明白:对于这件事情,哭闹是没有用的!
以后每当遇到类似的原则性问题,就跟孩子重复强调:对于这件事情,哭闹是没有用的!
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慢慢养成判断的习惯,知道哪些属于原则性的问题,哪些事情没有商量的余地,让孩子明白,生活中哪些事情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可以自己选择,慢慢养成孩子的主见。
2、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孩子小的时候咿呀学语的时候,家长照顾成了习惯,等孩子需要锻炼自理能力的时候,有些家长还不愿意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动手,这是错误的。
社会上有很多啃老族,就是因为家长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不知道什么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之前有个新闻是这样的:48岁的海归待在家里啃老,母亲丁阿婆患尿毒症,不得已将他告上法庭,而海归的说辞是谁让她从小替我包办一切,导致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做。
由此可见,让孩子拥有自理能力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3、保留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作为家长要有意识地保护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样一个物体,在我们眼里是一座土山,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在孩子眼里可能是一只小象;一个芭比娃娃,在我们眼里就是个玩具,但在孩子眼里可能是跟自己互诉衷肠的姐妹。
生活如果变得没有创造和想象力,大家的世界都是一模一样的,那该多么枯燥?孩子正是天马行空的年纪,不要限制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沟通能力很重要
我们每天都在不停的沟通,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明明自己表述了很多遍,却总是被当透明,或者被认定没有说过,我们身上发生的事情,未来还有可能放到我们的孩子身上,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让孩子明白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让孩子在沟通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说:“一个职业人士成功因素75%靠沟通,25%靠天才和能力。从小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就是为孩子架起一座成功融入社会的桥梁,也是孩子获得成功人生的必备条件。
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最为关键,最好可以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一方面可促进家庭关系和谐,一方面可以让双方互相更加了解。
陶行知说,教育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
【今日话题】:你认为孩子从此奥应该懂得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