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之长颈鹿沟通法

昨天听了一节清华老师的非暴力沟通的分享课,印象最深的就是感受和想法的一个对比。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清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是关于销售人员推销麻醉药和消毒品的一个对比,结果很显然麻醉药的销量非常好。为什么呢?因为疼痛是有形的能够显现出来的;而病毒是无形的,别人看不到的,所有人都会想想到先疼痛解决掉。

我们生活中的语言暴力往往会从情绪失控,进而上升为行为失控。而这样的一个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讲事实,理清道理,寻找背后需求,最后提出具体要求,这样一个流程来执行和操作。

当我们的感受与对方的行为挂钩时,就会有一种指责的感觉。

这里有一个练习:我感到______,是因为我需要__________。 

当我们想要表达我们的感受时候,我们首先想想我们说的是感受吗?其次观察我们背后那个被满足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我们理清了感受,以及背后的需求。那我们如何说出具体的要求呢?

假如你的孩子一次测试考了60分回来,如果你是这位爸爸,你会怎么说?

如果是这样回答,你会觉得怎么样呢?

你这次的成绩是60分,我感到伤心,因为我希望你的成绩稳定。晚饭后,我们来一起聊一聊如何提高成绩好吗? 

感受是靠心、感受情绪,内心的一种感觉和体会,一般用【我觉得】;而想法是用了思考后的结果,延伸出来的想法和行为,一般用【我感到】。因此我们可以多用一些想法类的词语来表达,一般关于感受类的词语,前面可以加一个【被】字,比如被羞辱,被攻击,被威胁,被责备。

长颈鹿式的沟通有三个特点,看得远,心放宽,反应慢。这里我们可以将其与《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相结合来理解。那我们学会用长颈鹿的视角去运用非暴力沟通会收获不一样的结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